老者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手里的尺子顿了顿:“我那孙子,今年十六了,性子野,总说要参军保家,可又怕秦军待赵地百姓不好……”
“秦律面前,人人平等。”秦斩打断他的顾虑,“不管是秦人还是赵人,只要为国效力,就有封赏。去年灭韩时,不少韩地百姓参军,如今都得了爵位,分了田宅,过得比以前安稳多了。”
说话间,斥候带着四名农户赶来,每人手里都提着扁担绳索。众人合力将松木抬到马车上,周老在一旁指挥:“轻点放,别磕着木头上的纹路!”半个时辰后,十根松木整整齐齐地码在马车上,用绳索固定妥当。周老擦了擦额角的汗,看着马车,突然笑了:“要是早知道秦军这么讲道理,我早就把木料卖了。以前在赵国宫廷做木匠,贵族们要个家具,动辄打骂,工钱还拖拖拉拉,哪有如今这样踏实。”
“等医署建好了,周老要是有空,也可以去看看。”秦斩翻身上马,回头笑道,“到时候说不定还得请您指点指点,看看门窗的榫卯做得合不合规矩。”
周老连连点头:“好,好,我一定去!”
当天下午,载着松木的马车准时抵达医署工地。老刘指挥着木工们卸车,他拿起一根松木,用手指敲了敲,听着那清脆的声响,兴奋地对秦斩说:“将军,这松木比我之前订的还好!质地硬,纹路顺,用它做门窗,至少能耐用二十年!”
木工们很快围了上来,有的扛着松木往木工区走,有的拿起锯子开始切割,锯子“吱呀”作响,刨子“沙沙”轻磨,木屑纷飞中,一扇扇门窗的雏形渐渐显现。秦斩站在一旁,看着工匠们将松木锯成合适的尺寸,再用凿子小心翼翼地凿出榫卯,心里踏实了不少。夕阳西下时,第一扇木门的框架已经拼接完成,松木的纹理在余晖中泛着温润的光,看着就结实。
“将军,您看这门框的榫卯,严丝合缝!”老刘拿着锤子,轻轻敲了敲门框,没有一丝松动,“有了这些好木料,不出五天,所有门窗都能装好!”
秦斩抬头看了眼系统面板,进度条已经跳到了55%,下方还弹出一条新提示:“成功解决木料短缺问题,解锁“工匠协作”buff,木工效率提升20%”。他笑着点头:“尽快完工,别耽误了医署启用——天冷之前,得让伤兵们住进暖和的屋子。”
此时,远处传来斥候的脚步声,一名斥候跑到秦斩面前禀报:“将军,周老派人来说,赵承派了三个家丁在木坊外徘徊了一阵,见有咱们的人驻守,没敢靠近,已经走了。”
秦斩松了口气,心中暗道还好早做了防备。他望向城东的方向,想着周老那满院的木材,或许以后医署的修缮、军中的木器,都能从这木坊采购——既省了找供应点的功夫,也给邯郸的手艺人留了条营生的路子,一举两得。
夜幕降临,医署工地的灯火渐渐亮起。木工们借着油灯的光,还在继续打磨门窗的框架,松木的清香在夜风中飘散,混着远处伙房飘来的饭香,竟有了几分安稳的暖意。秦斩站在工地中央,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知道医署扩建的又一道坎过去了,离着启用的日子,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