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集:皇子求术,素问拒特权守医道底线(1 / 2)

咸阳宫的白玉阶被初夏的暖阳镀上一层金辉,素问刚从城外乡医考核点赶回医署,还没来得及卸下沾着尘土的药箱,殿外值守的内侍便踩着青石砖快步走来,手里捧着一卷明黄绸缎包裹的文书,躬身道:“素问大人,三皇子殿下有请,说是有要事相商,此刻正在偏殿等候。”

素问微微蹙眉,她与皇室成员交集不多,仅在医署改革、医书修订等事务上与太子有过几次公务往来,三皇子赵珩向来专注于朝堂权谋,极少过问医道之事,今日突然相邀,不知是何缘由。她将药箱交给随行的弟子,叮嘱其整理好乡医考核的卷宗,随后跟着内侍穿过层层宫阙,走向那座平日里鲜少有人踏足的偏殿。

偏殿内熏着淡淡的龙涎香,三皇子赵珩正坐在紫檀木椅上,手里把玩着一枚玉扳指,见素问进来,他起身时脸上堆着几分刻意的温和笑意,挥手屏退了殿内的侍从,亲自上前两步:“素问大人一路辛苦,本殿听闻你近日奔波于各县乡医考核,连轴转了半月有余,实在是为大秦医道劳心劳力。”

素问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却不失疏离:“殿下谬赞,考核乡医是医署职责,为百姓筑牢基层医疗根基,乃分内之事。不知殿下今日召臣前来,有何吩咐?”

赵珩引着她在客座坐下,侍女奉上热茶后,殿内便只剩他们二人。他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目光落在素问身上,似是斟酌了许久,才缓缓开口:“本殿今日找你,确实有一事相求。前些日子听闻,医署内部正在研习一套‘经络通体’的长生术,据说练得此术,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延缓衰老,可有此事?”

素问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经络通体术”是她从手记终极篇中习得,目前仅在医署核心医者中秘密传授,目的是让医者拥有更强的体质应对繁重诊疗,从未对外宣扬,不知三皇子是如何得知。她放下茶盏,如实回道:“确有此术,但此术仅传授给医署中经验丰富、医德端正的核心医者,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承担诊疗重任,并非寻常养生之法。”

“并非寻常养生之法?”赵珩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身体微微前倾,“本殿倒是觉得,这术法若能广传,便是造福大秦之事。不过本殿今日前来,并非要你广传,只是想向素问大人求此术法。你也知道,父皇年事已高,本殿身为皇子,若能习得此术,既能强身健体以辅佐父皇,日后也能更好地为大秦百姓谋福祉,难道这不是医道所求吗?”

素问心中已然明了,三皇子求术并非为了辅佐君主、造福百姓,而是觊觎“长生”二字。她抬眸看向赵珩,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殿下,此术有严格的传授准则,其一,必须是医署核心医者,且需通过医德、医术双重考核;其二,习得此术后,需立誓将术法用于诊疗辅助,不得私用或外传。殿下并非医署之人,也不承担诊疗职责,不符合传授条件,臣不能将术法传授给您。”

“不符合条件?”赵珩脸上的笑意瞬间淡去,语气也沉了几分,“素问大人这话未免太过死板。本殿乃大秦皇子,身份尊贵,难道还比不上医署那些普通医者?你可知,只要本殿在父皇面前为医署多说几句好话,日后医署想要推行新策,定会顺畅许多;可若是本殿……”

他话里的威胁之意不言而喻,素问却没有丝毫退让,她站起身,再次躬身行礼,态度却比之前更为坚决:“殿下,医道的底线从不因身份高低而改变。医署创立之初,便以‘救死扶伤、公平待患’为宗旨,无论是权贵还是百姓,在医道面前皆为平等。‘经络通体术’若传给非医者,不仅违背了术法传承的初衷,更可能因使用者不懂医理而导致伤身,这是臣万万不能做的。”

“你!”赵珩猛地一拍桌案,茶盏里的茶水溅出几滴,落在明黄色的桌布上,“素问,你别给脸不要脸!本殿好言相求,你却屡屡拒绝,难道你就不怕得罪本殿,日后医署在朝堂上寸步难行吗?”

素问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没有丝毫畏惧:“臣怕死,怕百姓因医署失责而受苦,但不怕得罪权贵。医署能有今日的规模,靠的是陛下的支持、百姓的信任,以及所有医者的坚守,并非靠依附权贵。若为了讨好殿下而违背医道底线,臣不仅对不起百姓,更对不起‘医者’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