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妈的,这怎么搞?”胖虎烦躁地挠着头,几缕概念凝结成的火星从他指缝间迸出。他干脆放弃了从自身寻找,转而开始“观察”厨房里的一切。
他看到阿锦的数据流像一锅沸腾的面条,无数逻辑链条互相缠绕,打结,然后断裂。阿锦正在尝试构建那个“盒子”,他的表情(如果数据流有表情的话)极其痛苦,像一个正在被强迫承认“1+1=苹果”的数学家。胖虎突然“闻”到了一丝味道,那是“逻辑在崩溃边缘”的味道,一种既绝望又隐含着某种突破的“临界”之味。
他又看向索菲亚。她正将自己的光晕小心翼翼地探向“混元”宇宙,像在安抚一只受惊的小猫。她的光晕里,充满了“安抚”、“鼓励”、“引导”的情绪,但“混元”宇宙的回应却是恐惧和抗拒。在索菲亚的“共情”和“混元”的“恐惧”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张力。胖虎又“闻”到了,那是“信任正在建立中”的味道,一种不确定能否成功的“过程”之味。
最后,他看向说书人。老人正枯坐在那里,手里捧着一本空白的书,他的星云之眼死死盯着那空白的纸页,仿佛要在上面看出花来。他喃喃自语,念出了无数个故事的开头,又一一否定。
“当世界之蛇咬住自己的尾巴,一个新的循环开始了……不,太确定了。”
“在时间的尽头,第一朵花悄然绽放……不,太文艺了。”
“一个问题,在没有答案的地方诞生了……有点意思,但还是太‘哲学’了。”
胖虎从他身上,“闻”到了“故事在诞生之前”的味道,一种“灵感”与“枯竭”反复拉扯的“挣扎”之味。
“临界”、“过程”、“挣扎”……
胖虎的眼睛猛地亮了。他好像抓住了什么。老板要的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状态”!一个从A到B,但永远悬停在中间的状态!
他不再试图去“烹-饪”,而是开始“编-织”。他将阿锦的“逻辑崩溃临界态”,索菲亚的“信任建立过程态”,以及说书人的“灵感挣扎态”,这三种截然不同,却又本质相同的“中间状态”,用他匪夷所思的烹饪技巧,小心翼翼地抽离出来,像抽丝剥茧。
然后,他将这三股“味道”,不是混合,而是让它们以一种三体结构互相环绕,形成一个动态的、不稳定的“风味星系”。
这个“风味星系”的核心,就是纯粹的“不确定性”。
“老板……我,我好像……搞出来了?”胖虎的声音带着虚脱和难以置信。
与此同时,阿锦也发出了一声解脱般的哀嚎:“悖论闭环完成了!见鬼,它居然真的稳定存在!”
索菲亚和说书人也同时抬起头。
一个拳头大小,仿佛由液态星光构成的、不断在各种形态之间闪烁变化的“东西”,悬浮在了料理台上方。
它看起来像一团雾,又像一块水晶,又像一个活物。
“薛定谔的补丁”……完成了。
陈明看着那个小小的、却蕴含着无限可能的造物,又看了看几乎被掏空的众人,他知道,没有回头路了。
“准备。”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开始第一次‘奇迹’的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