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腐败问题(1 / 2)

2此外,更关键的问题就是就业了。

此时龙国的人口规模虽然还没有达到后世恐怖的十四亿,但却已经来到了十亿的关口。

正如后世一位总理所说的那样,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就是天大的事情。

龙国这十亿人口中,适龄劳动力占了多数。

这几亿的劳动力没有就业,那就只是几亿张吃饭的嘴。

有了就业,那这就是几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

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之前,除了少数国营工厂,能吸收一部分城市闲散青年外,很多青年要么无所事事,要么就被牢牢的被捆在了农村那一亩三分地上。

但农村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所能产出的粮食终究是有限的,人再多也无济于事。

对于那些剩余的农村劳动力,他们做梦都想,能像城市里的工人一样,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靠天吃饭,而是有一份能挣工资的活计。

现如今的农村实在是太苦了,别说通公路了,很多地方连电都还没通。

张扬在滨海干的最得人心的一件事,不是扫黑除恶,而是大规模的基建。

公路、电网、自来水、煤气、暖气、居民点、公租房……

张扬在滨海新区的大规模基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收了津门以及附近多个地区的剩余劳动力。

上百万的北方农村青壮年来到滨海务工,他们在滨海每多工作一天,家里人就能多一件衣服或者裤子。

他们在滨海辛苦一年,回家就能盖上一间大瓦房。

这样的挣钱速度,是他们以前在农村根本不敢想象的,正因如此,这几年滨海的外来务工人员是越来越多了。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任何事物的存在,总是具有双面性的。

在滨海发展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不小,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这其中最让张扬头疼的,就是干部们的腐败问题。

正所谓千里为官只为财,在几千年封建官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现如今很多干部,还是存在着求财和享受特权的思想。

以前大家都穷时还好,现如今改革开放后,一些做小生意的个体户,他们赚的钱比大部分领导干部都挣得多。

这就不由得让很多领导干部眼红了。

再加上一些不法商人的可以引诱,这两拨人一拍即合。

一个庞大的官商勾结群体,开始在滨海出现。

为了应对这个难题,张扬尝试了很多的办法,其中包括定期举行思想学习,加强新区内领导干部的纪律国法教育。

区纪委保持办案的高压态势,让新区内的官员产生一种不敢腐败的震慑。

但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效果并不太理想。

张扬也曾深入思考过惩治腐败问题,在他看来,官员的腐败乃是一种根植于人性中的贪婪,想要单纯的靠思想学习,以及威慑去解决贪腐,无疑是非常困难的。

要知道朱元璋当年都杀得人头滚滚了,可该贪的官,依旧还是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