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隆对于青铜器了解有多少?可以说几乎没有!
但是小说没白听啊,这玩意严格来说,青铜器分两种。
一种可以交易,相对也值钱,但是出不了天价。
另一种,价值一面锦旗!
第一种可以交易的。说白了就是古代日用品,没有太大的历史价值。在古代也不算啥重要东西。
第二种,就是带铭文的。这玩意但凡带字,那意义就不一样了。它属于有历史意义的文物。这样的文物那就不是钱的事了。
因为它根本不允许个人之间的买卖!如果说,上边带着的这个字,还记录了那么一点历史。
那么好,恭喜您了,在这个年代,只要你敢买卖,一颗花生米等着您呢!
冯国隆眼前的这几件青铜器,冯国隆只看了这个青铜大盘,脑瓜子就是嗡的一下。
这个青铜大盘底座之上有繁复花纹,至于是鸟兽纹还是花卉纹,冯国隆就看不懂了。
但是这个盘子的外壁上,密密麻麻都是指甲盖大小的、冯国隆不认识的文字!
这么说吧,就对着冯国隆这一面,不算被铜锈掩盖的,就有将近八九十个铭文。加上被铜锈掩盖的。怎么着一百出头了!
而且这只是一面,看着文字排列,估计整个外壁,应该都是铭文了!
“二,这玩意,得值不少钱吧!”冯国兴在一旁问道。
没等冯国隆开口,李明义在旁边回答了他:“这不是钱的事。你看上边那些小字了吗!有字的不允许交易啊!这玩意,有点烫手啊!”
李明义刚才也借着手电筒灯光,将这个青铜大盘看了一遍。
在京城待了好几年了,这些事多少听说一些。这种级别的青铜器,敢交易的,只有那些土夫子。
尤其是当铭文多到一定数量以后,敢接手的人真不多。
冯国隆现在也是觉得这几件东西有点烫手。
因为冯国隆觉得,这几件东西假的可能性很小。毕竟赵先生连转心瓶都能拿出来,这就是实力啊。
这几个青铜器在现在看来很有价值,可能在民国那会,也就是一般货色。
毕竟那时候秩序混乱,不仅咱们自己人盗墓掘坟,就连很多老外都进来刨咱们老祖宗了。
所以那时候这些东西也很平常。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管制严了,这玩意对于国内刚刚兴起的历史文化研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这玩意一旦流入市场,估计祖宗八辈都给你查出来。
冯国隆估计,这也是赵先生明知道这玩意值钱,却没拿出来算价的原因!
如果他敢拿出来,以后就不用去国外打工了。免费的窝窝头够他吃一辈子。
随着李明义的话,密室内的三人陷入了沉默。这时候人法律意识不强,但是都不是傻子。犯法的事还是少做点好。
冯国隆没管他们仨。用手电筒光继续照着其他几件青铜器。
先看那三个编钟,左边最大,往右依次变小。看样子应该是一套的。
表面疙瘩溜球的,还带着几个青铜大包。青绿色铜锈之下,也有不少铭文。还有一些像是符号。
至于那两个小鼎,一个四足双耳方鼎,一个三足无耳圆鼎。
这么说吧,这六件,没有一个能卖的,加在一起也就是一面大锦旗加五百块钱。
可能不对,因为这时候好像不给锦旗,也没有钱,查出来东西没问题了,不是从土里抠出来的,可能会给你一张证明,捐赠证明。
冯国隆有点无奈的起身。这个赵先生,估计是能卖的,能出手的,都被这老小子给折腾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