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仪放下手中的文件,从办公桌后站起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热情与尊重,伸手迎向走进来的市纪委书记邓修。
邓修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微微颔首,与郑仪握了握手。
“郑秘书长,打扰了。”
他的声音平稳,听不出什么情绪。
“邓书记太客气了,您能来指导工作,我求之不得。请坐。”
郑仪引着邓修在会客区的沙发上坐下,自己则坐在对面。
周扬迅速进来奉上热茶,然后又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办公室里只剩下两人。
邓修没有碰茶杯,他坐姿端正,目光平静地看着郑仪,开门见山:
“郑秘书长,最近市委这边动作不少。政策调研组,政法系统的‘净网清源’,宣传口的舆论管控……几条线同时启动,力度很大。”
他的语气平淡,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但郑仪听出了其中的审问意味。
纪委独立办案,但同样也是在市委领导下工作。
郑仪作为市委常委、秘书长,近期协调推动的这几项重大行动,理论上都应该与纪委有所通气,至少保持信息同步。
但郑仪刻意绕开了邓修。
一方面是因为纪委工作的特殊性,不宜过早介入,另一方面,也是存了试探和观察的心思。
现在,邓修主动找上门来了。
“邓书记消息灵通。”
郑仪微微一笑,没有否认,语气诚恳地说道:
“确实有几项工作正在推进。主要是落实邹书记的指示,想尽快摸清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底数,化解矛盾,稳定局面。时间紧,任务重,有些程序上可能考虑不周,还没来得及向邓书记详细汇报,是我的疏忽。”
他主动放低了姿态,把原因归结于“时间紧、任务重”和“程序疏忽”,给了邓修一个台阶。
邓修脸上的表情似乎缓和了一丝,但目光依旧锐利:
“秘书长言重了。纪委的工作原则是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你们前期调研摸底,我们不便干预。但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加重了几分: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按照相关规定,必须及时移交给纪委处理。这是纪律,也是程序。”
“我注意到,你们调研组的成员名单里,没有纪委的同志。政法那边的‘净网清源’行动,似乎也更侧重于社会治安和刑事犯罪层面。”
邓修的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严肃的看着郑仪:
“郑秘书长,我直说了吧。你们搞这么大动静,如果真的触及到了核心问题,必然会牵扯出一批违纪违法的干部。这些人的问题,最终还是要由纪委来立案查处。”
“你们前期辛苦工作,拿到了线索,但如果移交不及时,或者程序不规范,很可能导致证据灭失,甚至打草惊蛇,让一些人有了串供、销毁证据、转移赃款赃物的时间。”
“这样一来,不仅前功尽弃,更可能贻误战机,让本该受到惩处的人逍遥法外。”
“我的意见是,纪委应该现在就介入进来,不是主导,而是同步跟进。确保一旦发现违纪线索,能够第一时间依法依规启动调查程序,形成办案合力。这样才能确保整个行动的效果,也能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不知道秘书长以为如何?”
郑仪安静地听着,心中快速权衡。
邓修这番话,冠冕堂皇,完全站在工作和纪律的立场上,挑不出任何毛病。
但他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是真的铁面无私,只想履行职责,确保违纪问题得到查处?
还是……看到了这是一个出成绩的机会,不想被排除在外,想借此分一杯羹,甚至主导最终的查处环节,以此树立他作为纪委书记的权威?
或许,两者皆有。
郑仪沉吟片刻,脸上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
“邓书记,您提醒得非常及时,也非常重要!这一点确实是我考虑不周,只想着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却忽视了纪律审查程序的严肃性和专业性。”
他态度诚恳地做了自我批评,随即话锋一转:
“您提出的‘同步跟进、形成合力’的建议,我完全赞同!这对于我们整个行动的顺利推进,乃至最终取得实效,都是至关重要的保障。”
“您看这样是否可行?”
郑仪身体前倾,语气变得具体而务实:
“由纪委这边选派一至两名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同志,以‘联络员’或‘观察员’的身份,加入政策调研组的工作专班。”
“他们不参与具体的调研事务,主要职责是监督工作程序,确保合规合法,同时,一旦发现涉嫌违纪的问题线索,他们可以第一时间按程序向纪委报告,启动内部研判。这样既保证了纪委的及时介入,也不影响调研组的正常工作节奏。”
“至于政法系统那边的行动,主要是针对刑事犯罪,与纪委的职责有所区分。但如果有涉及党员干部违纪的问题,我相信胡之遥书记那边也会第一时间按程序移交给纪委的。”
这个方案,既满足了邓修“介入”的要求,又将纪委的角色限定在了“监督”和“按程序接收线索”的范围内,避免了纪委过早主导局面,打乱郑仪的整体部署。
同时,也给了邓修一个台阶和下台的礼物,纪委的人进入了核心工作圈子。
邓修听着,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还是闪出了一丝满意。
郑仪的这个提议,分寸把握得极好,既尊重了纪委的权威,又保证了行动的主导权仍在市委这边。
“可以。”
邓修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方案。
“纪委这边,我会让副书记李建忠同志亲自负责对接,选派得力干将加入你们的专班。”
李建忠是邓修从省里带过来的心腹,让他负责,显然邓修对这件事很重视。
“太好了!有李书记亲自把关,我就更放心了!”
郑仪适时地送上肯定,随即又道:
“邓书记,不瞒您说,明州的情况复杂,积弊甚深。这次下决心要触动一些深层矛盾,势必会遇到很大的阻力,甚至反扑。”
“有纪委作为我们的坚强后盾,为我们守住纪律的红线,清除害群之马,我们的底气就足多了!”
他巧妙地将邓修和纪委放在了“坚强后盾”的位置上,这是一种尊崇,也是一种捆绑。
邓修看着郑仪,眼前这个年轻的秘书长,说话做事滴水不漏,手段老练得不像他这个年纪该有的水平。
“纪委的职责就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只要有利于明州的事业发展,有利于净化政治生态,纪委义不容辞。”
邓修的表态依旧原则性强,但语气比刚进来时缓和了不少。
两人又就一些具体的细节沟通了片刻。
邓修起身告辞。
郑仪亲自将他送到办公室门口。
看着邓修挺拔而略显孤直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郑仪关上门,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
邓修这条线,算是初步接上了。
既没有让他完全置身事外,也没有让他过早地全面介入。
分寸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