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1 / 2)

两人重新落座,气氛已然不同。

之前的客套与隔阂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基于共同目标的紧密感。

茶香似乎也变得更加醇厚。

“秘书长。”

胡之遥身体前倾,神色认真了许多。

“既然要动真格,有些情况,我必须跟您交底。”

郑仪颔首,做出倾听的姿态:

“之遥书记请讲,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胡之遥叹了口气,眉宇间染上一丝疲惫和无奈:

“明州政法系统这些年……唉,说起来惭愧。就像您刚才点破的,被渗透、被蚕食的情况,确实存在,而且比外界想象的可能更严重。”

“四海集团,只是摆在明面上最大的一家。水面之下,各种利益勾连盘根错节。有些案子,不是我们不想查,是查到一定程度,线索就断了,或者证据莫名其妙就‘消失’了。”

“甚至……”

他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难以启齿的晦暗。

“系统内部,也未必干净。个别关键岗位的人,屁股坐歪了,心思活了,成了某些人的‘内应’和‘白手套’。打招呼、递条子、通风报信,甚至暗中阻挠调查,这些都发生过。”

他看了一眼郑仪,眼神复杂:

“以前的秘书长……唉,就是个和稀泥的高手。遇到这种事,只会捂着盖着,拼命‘协调’,‘稳住大局’。结果是越稳越乱,痼疾越拖越深,我们政法系统干活束手束脚,威信扫地,落到今天这种各方都尴尬的局面。”

这番话,算是交了底,也隐约透露出对前任的不满和自身处境的有力。

郑仪安静地听着,没有急于表态。

他知道,胡之遥肯说这些,既是信任,也是一种试探,试探他这位新秘书长到底有多少决心和手腕,来处理这些积重难返的烂账。

“之遥书记,您说的这些,我有所耳闻,但经您这么一说,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严峻。”

郑仪眉头微蹙,语气沉重,表示理解,随即话锋一转,眼神变得严肃:

“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不能姑息,更不能退缩!脓包不挤破,只会烂得更深!”

“内部的蛀虫,比外部的敌人更可恨!他们亵渎的是法律的神圣,透支的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他看向胡之遥,目光灼灼:

“之遥书记,您执掌政法系统,清理门户,重整纲纪,是您的职责,也是您树立权威的最好机会!”

“对于系统内的害群之马,我的态度是:有一个,查一个!绝不手软!”

“需要市委支持,需要我出面协调的,您尽管开口!压力,我来顶!”

郑仪斩钉截铁,给出了最坚定的支持。

胡之遥眼中闪过一抹亮光和振奋,他要的就是这个承诺!

“有秘书长您这句话,我就有底气了!”

但郑仪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微微一愣。

“不过,之遥书记,查,要讲究策略。”

郑仪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冷静的谋算:

“不能搞大水漫灌,不能打草惊蛇。我们现在最大的优势,是我们在明,他们在暗。但这个优势,很容易失去。”

“我的建议是:借助这次‘净网清源’行动,明面上,大张旗鼓,营造高压态势,重点梳理那些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维权’团伙和境外渗透线索。这是旗帜,要打得响,打得正。”

“但暗地里要组建一支绝对可靠、精干隐秘的小组,由您最信任的人直接指挥。这个小组的任务,不是查外面那些小喽啰,而是顺着资金流向、通讯记录、异常人事变动这些蛛丝马迹,”

他微微停顿:

“……反向梳理,精准锁定我们系统内部,可能被渗透、被收买、或者与四海系等利益集团交往过密的关键人员名单!”

“不动声色,暗中调查,固定证据。等时机成熟,掌握铁证,再以雷霆之势,精准清除!”

“这样,既能避免内部恐慌,防止他们狗急跳墙、毁灭证据或串联反抗,又能确保打击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胡之遥听得悚然动容,背后甚至冒出一层细汗。

郑仪这番谋划,狠、准、稳!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