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
陆羽正对着电脑屏幕。
仔细浏览着张宇的电子档案。
灯光下,陆羽眉头微微皱起。
经历很普通,甚至可以说有些平淡。
高考成绩很烂,唯独英语学的挺好,但是依旧达不到本科线,才来的学校。
而大一上学期的各科成绩,也大多在七八十分徘徊,没有特别亮眼的科目。
家境一栏写着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父亲在一家电子厂做技术员,家境也普通。
典型的工薪阶层家庭。
这样的成长经历,扔在学生堆里。
几乎不会引起任何注意。
换言之。
这样的成长环境。
正常来说不足以有这样眼光和头脑。
更何况,能写出这种论文的学生。
系统居然没给出【稀有】评价。
这让陆羽不禁好奇。
难道说,天赋在学校体现不出来?
这自然是有可能的。
尽管学校很包容,但陆羽也不敢说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开发出天赋。
心里想着,陆羽目光继续浏览着档案,落在了任职情况那一栏。
班级生活委员、系学生会文艺部干事、校学生会副主席……
以及,本学期刚当选校学生会主席。
短短一学年,这成绩平平的学生,竟在社团活动中如此活跃,并且一步步走到校学生会主席的位置?
陆羽眼睛亮了起来。
这需要极强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人缘。
陆羽靠在椅背上,手指轻敲扶手。
果然,成绩不代表一切。
这种能在复杂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甚至获得广泛支持的能力。
某种程度上,比考满分更难能可贵。
“报告!”门口传来清脆又略带紧张的声音。
“进来。”
门推开,穿着运动服,很干净整洁,但略显朴素的男生走了进来。
张宇个子不算很高,长相也很普通。
但脸上带着一种极其自然,让人很舒服的笑容,眼神清澈而灵活。
“陆校长,您找我?”张宇微微躬身,态度恭敬,不卑不亢。
陆羽打量着他。
很奇怪,第一眼看去。
这学生没有任何出众之处,但就是让人莫名产生好感,愿意和他交谈。
自然的亲和力,仿佛是与生俱来。
“坐,我们好好谈谈。”陆羽指了指对面椅子,语气平和。
张宇依言坐下,腰杆笔直,双手规矩放在膝盖上,略显拘谨,但很大方。
“你的试卷,我看过了。”陆羽开门见山,将那份答卷推到张宇面前。
“关于收购诺基亚工厂的想法,很大胆,说说看,你是怎么想到的?”
见是考试的事,张宇似是松了口气,莫名喊到校长办公室还是有些害怕的。
张宇组织了下语言,开口道:“陆校长,其实这个想法,主要来源于我平时听我爸爸和他同事聊天。”
“哦,怎么讲?”陆羽来了兴趣,“具体说说。”
“我爸工作的那个厂,以前主要是给诺基亚做配套零件,诺基亚最火的时候,他们厂子日夜不停,奖金也很高。”
张宇声音渐渐平稳下来。
透露出,不符合年龄的洞察力。
“但这两年,虽说订单没减少太多,但已经感觉出颓势,生产线停了几条。”
“我爸说,不是他们厂技术不行,是诺基亚那边出了问题。”
“什么问题?”
“我称之为大公司病。”张宇吐出几个字,“这是我自己瞎总结的。”
“比如,决策特别慢,很小的工艺改进方案,从了,但是市场早变了。”
“还有,内部隔阂严重,研发不管生产能不能实现,生产抱怨研发不接地气,销售说产品跟不上节奏,互相扯皮。”
“最重要的是……”张宇顿了顿,眼神认真,“他们好像,看不见外面变化了,还沉浸在功能机时代辉煌里,觉得触摸屏是花架子,觉得他们塞班系统还能再战十年。”
“我爸说,他们厂里几个从诺基亚总部过来做技术指导的工程师,私底下都摇头,说上面听不进坏消息,谁要说智能机是威胁,谁就被边缘化。”
“而且结合现在的手机市场,诺基亚已经陷入僵局,贸然调整产线改智能机,恐怕会面临利润下滑。”
“这是高管们不愿意看到,不愿意担责的,他们已经开始害怕失败。”
“正因为害怕,所以我认为诺基亚手机业务注定会失败……”
陆羽静静听着,心中震动。
这些来自最基层,最一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