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就跟那句不管是黑猫白猫,只要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的意思是一样的!”
“没错,不管你用什么管理体系,不管你用什么标准,最终的目的其实就只有一样,那就是挣钱,不管是销售挣钱还是创意挣钱,或者是别的什么方式挣钱,只要能挣到钱,什么体系都没有问题。”
李弘文点点头,这个时候很多国有企业难调头的原因,就是各种条条框框的东西有些多,导致在很多事情上,反应速度就有一些跟不上。
普通公司发现一个商机,立马就做起来了。
可是国营公司呢?
得先申请,申请什么时候批下来不一定,时间不一定,有的早的,可能半个月一个月,长的半年一年。
可是商机这个东西,为什么叫商业机会?不就是说这个东西不是一直存在的,它只是某一时间里,某一些特定环境或者条件下才有的,抓住了是机遇,抓不住,或者等过一段时间,就什么都不是了。
很多时候,并不是管理者,或者国营的一些人没有眼光,只是因为他们就算是有眼光,也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上面不批,他们就算是再有眼光也做不了。
除非是碰上那种不仅有眼光,还有决策权,更有魄力的人,这种厂子才能起死回生,才能扭转局面。
可是这种人太少了。
所以,对于国营公司来说,制度这个东西是很需要进行优化的,怎么优化?
不就得是学习先进经验么?
“这些东西我们也知道,可是没有办法,就算是改革,不也得一步一步来么?
不是每个地方都是鹏城这样的,一张白纸一样,可以任意进行涂画。
更多的地方各种问题各种关系盘根错节,光是把这些东西理顺就得花很多时间很多精力。
我们只能慢慢来,不然步子大了,就会扯着蛋!”
高秘书的最后一句把李弘文逗笑了。
确实,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这个没错。
参观完大楼,王招娣把高秘书等人领进了战略投资部的楼层。
这里按理说是高远的管辖范围,只是如今他亲自坐镇东京,这里就交给了副手代管,不过很多时候都是王招娣直接亲自管了。
“昨天晚上,我师父说,把这次行动的团队放到你们公司楼上,另外让两个海外公司在公司里留一个联络员,这样方便我们以后进行沟通交流,也能方便我们合作。
那个办公区,我们准备跟原先的团队互换一下,给他们新租一个,然后我们搬到那里。
所以以后跟高总还有各位大拿见面接触的机会就会变得很多,希望能跟各位多多学习。”
王招嫌如今就是这样的风格,直接,干脆,没有多余的铺垫,直接把事情结果说出来。
“这当然最好,我们之前还想,以后多跟你们合作呢。”
高秘书开心的笑着,这样最好,这样他们随时都能跟这些真正在港岛市场上摸爬滚打过的好好学习一下经验。
“至于四方合作的事情,因为他们两家公司的情况不同,我们也跟他们沟通过,他们重心在华尔街以及英格兰,我们...不好意思,高总,我这在公司做主惯了,就有些忽略华融公司了。
我想问一下,华融公司如今手里的这些资产是在哪个市场?”
说到一半,王招娣意识到这不是自己公司,不是自己一家独大,有些不好意思的向高秘书说了一声抱歉,然后询问道。
这些年她在公司基本上都是上来就说事,很少有人反对,就有一些习惯了。
“我们目前更多的是在港岛,还有东京,至于其他市场,我们投的都是国债之类的。”
高秘书虽然刚接手,但是对于这些东西还是了解的很清楚。
海外资产,基本上都以稳妥为主,持有的多数都是国债这种稳定收益的产品,只有一部分投在了最近的港岛股市以及期市。
东京资产其实还是之前李弘文说的,他们才介入进去的,确实挣了不少,是如今海外资产当中,收益最好的资产。
“东京的资产,我们可以进行与另外两家多沟通,一起进行操作,至于国债倒是不用去动,港股这一块,我们可以互通一下消息,看我们的持股有没有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