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大豆成功!
叶柳娜决定收豆子的这一天, 整个十子沟村的男女老少都出动了。
她这豆子长得快,别人正是农闲的时候她采收,放暑假的娃娃正闲的没事做,干脆都跑过来凑热闹。
“是豆子呀是豆子呀!”
“为啥只有它这块地黄了?”
“那就是豆荚吗?好大!”
“妈我想吃豆腐!”
齐格也很激动。
虽然每天都会录制3号豆田的情况, 可看到满眼金黄色的豆田, 他还是忍不住心跳加速。
3号豆不长则已, 一长这速度着实惊人, 比之前预期的4个月生长期还有短了大半个月, 反超其他田亩的进度了。
关键这还是在高原!在土质疏松干旱易涝的沟壑田里长出来的豆子啊!
每每看到其他村民羡慕的眼神,齐格都忍不住挺胸擡头,感觉像是在夸自家孩子一样。
“叶老师,收吗?”
他举着步话机问叶柳娜。
他们这块实验田比较零散,大型综合农机进不来,只能采用人工采收。
人工倒是不缺, 十子沟村的乡亲们都报名帮忙,大家也想看看这大学问家种出来的豆子有什么特别的。
嗯,其实已经很特别了——发芽特别慢、长得特别快、熟得特别早。
大家现在关心的是产量。
有人偷偷算过一笔账。
以目前豆田的生长期堪堪可以种两季。
若是这豆田的产量过得去, 两级豆子的收入可比种一季谷子多,划算。
关键这豆子还不需要特殊侍弄,只需要搞点那什么菌泡泡,再适时洒进田地里点儿, 剩下的和他们日常种的路子没什么两样。
看着不难。
叶柳娜最后一次在田里做了巡视, 然后看了看天色。
“收吧。”
好嘞!
齐格一声令下, 实验田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大人小孩都忙着收豆子。
田虽然零碎, 但架不住干活的人手多, 干得麻利, 也就是大半天的功夫,实验田里的大豆便采收完毕了。
最后的结果是亩产360斤,并没有明显的减产迹象。
“成了!”
齐格高兴地挥拳。
虽然没有增产,但和普通大豆的产量差不太多,但它生长周期短啊!别人种一季它能种两季,再不济换种其他作物也不耽误功夫,豆杆烂在地里还能肥田……这么算下来,真是好处多多。
“齐大兄弟啊,”有和他相熟的村民围拢上来,悄咪咪地打探情报。
“你这豆种哪来的?还有多余的没?哥也想在家种点。”
“是啊是啊,匀我点就成,我家田少,给个两亩三亩的就够。”
“嘿?你还要三亩?恁地贪心?!我我我就要一亩地,我能点现钱,现在就给!”
七嘴八舌,都是要种子的。
大家不敢和叶柳娜说,都寻着好说话的齐格商量,可把他给为难坏了。
“实验田,收上来的豆子是要带回去做实验的,没有豆种。”
“多了也不能卖啊,一颗也不能卖,回去要报产量,还要马上播种第二代,看效果。”
“还没往外卖呢,工钱你该收得收,不能让你白干活!等卖的时候我告诉你啊……”
同一时间荒漠奇迹农场
收到消息的周数乐得直拍巴掌。
“好好好,太好了,大豆也成功收获。”
“这是继玉米和土豆以后,咱们农场出品的第三种可普及作物。等试种的土豆和玉米都运回来,我给你们开庆功宴!”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除了叶柳娜的大豆之外,另外两个在外试种梭变1号土豆和梭变2号玉米的小组也都喜获成功,用产量证明了农场育种作物的稳定性。
周数以农场的名义给这两种作物注册了专利,但收益权归属巴小霸,这也是巴小霸和宁小统商议后的结果。
“我们还是不要太出风头比较好。”
宁小统这样说道。
“爸爸以前总说闷声发大财,要是让别人知道我们手里有这么多育种专利,以后我们就没有太平日子过了。”
巴小霸一琢磨,觉得统统这话十分有道理。
他之前和周数谈条件,是担心这些大人为了利益欺骗他们。可现在和农场打交道的时间也不短了,足够他看清楚对方的态度和人品,有些事就没必要那么计较。
反正他要赚钱,手里捏着的利益又足够多,他相信农场和周数不会眼皮子浅,因小失大。
这样一来,在菜友论坛上匿迹已久“种田咪”,最近忽然又开始活跃。
他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种植的帖子,话里话外多少都会捎带上荒漠农场。
有时候是农田的一角,有时候是在建中的油坊。而更多的内容则是拍摄荒漠农场的各种奇葩作物,最近最受关注的是莹润可爱的迷你玉米,已经有许多菜友留言求购。
这个时候,就需要农场官方出来代言了。
巴小霸之前注册的那个“奇迹农场”账号,维持了他惯有的科普风格,一板一眼跟大家讲起了荒漠奇迹农场的由来。
这是源于上世纪体制下的边疆国营农场,有无数热血青年在戈壁滩上挥洒青春,在荒漠中生生开辟出一块能够耕种的田地。
时过境迁,国营农场最终成功保留下来,成为荒漠无人区中最坚韧的庇护地。
有些人甘于寂寞,回来了。但却不单单是为了情怀,他们还带回了最新技术,为这块庇护地注入新生机。
他们在尝试戈壁改造,荒漠种植!
他们想让沙漠重变绿洲!
他们是生态改良的先锋军!
软文写得十分煽情,但却并不全是杜撰。
事实上,在这片土地上,是真的曾经有一群人奋斗过、坚持过,毫无保留地挥洒热血,甚至将宝贵的生命都留在了戈壁滩。
于是荒漠农场小火了一把,第一次上了热搜,却是因为有类似经历人的回忆。
老农场人在纪念青春,年轻人却被农场奇葩的作物吸引,纷纷讨论起不正经的豹纹土豆好不好吃。
“好吃的!是好吃的!”
有人在话题下留言。
“虽然看着不正经,但味道再正经不过,我现在想买都买不到!”
“早知道那次在羊力乡我多买点就好了!”
“可不是,我还打电话给发货的邮局,那边的邮递员大叔说是个孩子背着来买的,呜呜呜呜勤工俭学的娃,能给我个机会捐款助学吗?”
“助什么学啊,人家是农场子弟!”
“我查询过羊力乡的招生信息,农场是有自己的学校的!还是十二年一贯制,从小学直通高中!”
“那个农场在哪儿啊?假期想去西北玩,可以自驾过去吗?”
自驾肯定不行,农场在短时间内都不可能对外开放,这里不能公开的东西太多了。
周数的目光扫过不远处的工地。
比如说在建的高能电池研发中心及配套工场、粒子反应炉实验室以及未来随时可能凭空出现的大片农田,这些都不能让外人看到。
但打响农场的名号是件好事,不但成功在网络世界留痕,而且还小小出了一把圈,以后销售各种农产品也不会让人觉得突兀。
毕竟巴小霸预测了,下个任务可能让他榨油呐。
一说起榨油,周数就有点头疼。
他们这个小农场越造越大,水和电的问题都能解决,偏偏这个排污设施,在荒漠戈壁滩可是不好搞。
以后要萃油、要搞电池生产,这些工业加工都要排污,不好好规划一下怕是要发生环境污染。
他们是来修复戈壁滩的,不是来破坏戈壁滩的,不能让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可要是修建大型排污设施,脑袋顶上的有心人又会发现端倪。工业污染防治和农业排污完全不是一个路数,到时候硬说是普普通通小农场也不会有人信了。
这可咋整?!
周数愁的都开始脱发了,有时间就给京城打电话,研究农场污染处理的问题。
可这事没那么简单。
已经可以预期高能电池工场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需要同步建造污染净化设施,这可不是个小工程。
“想想办法,想想办法嘛!”
周数敲桌子。
“工场可以伪装成粮食加工场,但你旁边矗着那么高的除污塔像个什么样子?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嘛!”
“那你说怎么办?!”
对面的人也很郁闷。
“不建塔,没两天荒漠就真变成无人区了。又是污水又是废气,你们在那边都待不住!”
巴小霸就是这时候来找周数的,在门外听他发了好一顿牢骚。
他眼珠一转,立刻计上心头,伸手敲了敲办公室的门。
咚咚咚——
“请进。”
周数放下电话,见是巴小霸进门,脸上立刻露出慈祥的微笑。
“小八今天怎么过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是有件事。”
巴小霸眼珠咕噜噜。
“周叔你是在发愁污染的问题吗?我倒是有个好办法,可以解决你的愁事。”
他这样说,周数反倒收敛了笑容,狐疑地看了巴小霸好一会儿。
“这么主动,不提要求反倒要先帮我解决污染……小巴你说实话,你是不是想搞什么事情啊?!”
要说周主任不愧是老江湖,看人眼光神准。
巴小霸一转眼珠他就知道这熊孩子没憋好屁,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你先说说你想干啥?”
周主任喝了一口茶,一脸淡定。
“污染处理的事儿不着急,电池工厂还没个影儿呢,京城那边总能想到办法。
见他这样的反应,巴小霸十分失望。
他横冲直撞惯了,面对人类九曲十八弯的心思十分不适应,还以为周数真不把污染的事儿当回事儿。
“我和小统想去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