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门外汉(2 / 2)

这种“摊大饼”、“分蛋糕”式的均衡发展言论,对于追求效率、成本和集群效应的企业而言,简直是荒谬且不可接受的!

产业布局绝非简单的1+1=2的数学问题,更不是3-2=1的零和游戏。

它涉及到供应链、人才聚集、基础设施、物流成本等极其复杂的系统性问题。

不过,他脸上并没有表现出责怪的神色。

他很理解,别说在这个市场经济刚刚萌芽的年代,很多政府官员缺乏现代产业布局的深刻认知。

即便是放到几十年后,抱有这种简单平均主义思维的人也不在少数。

他没有立刻反驳。

而是身子微微前倾,将手中的烟灰轻轻弹入水晶烟灰缸中。

然后抬眸,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引导性的探究看向肖文斌,缓缓开口问道:

“老肖,我们打个比方……我说如果,你现在是一个企业的老板,你手下拥有3个运转良好、效益不错的厂子,它们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产业链集群。

这个时候,我因为区域平衡的考虑,要求你必须把其中的一个工厂,搬迁到隔壁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甚至工人招募都完全陌生的乡镇去。

你……愿意吗?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你会考虑哪些问题?”

“这……”肖文斌被问得一时语塞,老脸不禁一红,显得有些窘迫。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后脑勺,急忙解释道,“顾老板,你误会了,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的想法是,能不能……能不能将一些不是特别核心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配件生产厂,分派到其他有条件的乡镇去?

这样既不会影响龙港镇的主产业链,也能带动其他乡镇的发展。”

顾方远闻言,依旧是无奈地摇了摇头,语气平和却直指要害。

“老肖,我们还是回到那个最简单的比喻。就算只是一个配件厂,如果你是那个配件厂的老板,你愿意离开已经成熟的龙港镇产业环境,单独跑到一个基础设施可能都不完备、上下游配套几乎为零的陌生乡镇去吗?

新建厂房的巨大费用由谁来承担?因此而增加的原材料运输成本和产成品输出成本,又该由谁来买单?”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坦诚地看着肖文斌。

“也就是咱们关系熟,我知道您是一心为公。否则,换任何一个企业家听到这种建议,恐怕都要在心里嘀咕,甚至怀疑您是不是有什么别的‘用心’了。”

“献丑了,献丑了……”肖文斌满脸尴尬,连连摆手,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苦笑道,“不瞒你说啊,顾老板。自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如今企业的运作模式、市场的那套规则,和我们过去搞计划经济完全是两码事。

我们这些长期搞政治、抓行政的,很多时候真是两眼一抹黑,压根弄不明白里面的门道。”

他叹了口气,语气变得认真起来:“我最近其实一直在考虑,要不要想办法搞一个专门的干部进修班,请一些懂行的专家,来给我们区里、镇里的干部们培训一下市场经济、企业管理相关的知识。

否则我们自己都还是‘门外汉’,连企业的基本运作逻辑都搞不清楚,还谈什么有效地引导、服务和管理这些日益壮大的私营企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