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是一个军事中等的国家,陆军兵力5.8万人,有4个摩步旅和19个步兵旅、两个炮兵旅和一个火箭炮旅。
面对萨法维集团军的突袭,阿军表现的十分顽强。
他们擅长打防御作战和巷战。
在巴库城内,萨法维装甲部队遭遇了阿军王牌701旅摩步旅的顽强抵抗。
虽然这支阿军没有任何空中和炮火支援,但他们还是通过巷战顶住了萨法维装甲营的攻击。
在巷战中,配合701旅作战的阿军641海军特种作战旅和777特种作战团在巷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造成旅萨法维装甲营的载具损失惨重。
但随着进入巴库战区的萨法维部队越来越多,他们的抵抗也越发的艰难。
随后,一个个坏消息不断的打击着这支部队的士气——高层逃跑、部队失去指挥、后勤补给中断等等……
701旅和城内各支精锐联合作战,顽强坚持着。
他们只剩下一个期待——俄军增援。
但现实是残酷的,不但俄军装甲部队被挡在巴库以北地区,俄空军也被驱逐出巴库地区。
至此,701旅和巴库守军士气大挫,只能勉强维持巴库巷战局面,再难组织起像样的反击。
巴库巷战进展神速与空中作战的胜利,让萨法维集团军获得了战场主动权,但也彻底刺激了莫斯科政府。
在一番讨论过后,莫斯科认为高加索地区关乎于命脉,远比马什哈德的争夺更为重要。
另外,萨法维王国向高加索地区的扩张,刺痛了莫斯科政府的敏感神经——这代表其背后的库尔德政府将扩张的方向转向了高加索地区。
对于阿夫沙尔帝国军,莫斯科军方并没有视为极大的威胁,在马什哈德失败的巷战,已让内部有不同的意见。
西部军区和南部军区的将领就认为和拉卡政府交恶并不符合当下的利益,库尔德和萨法维王国才是莫斯科真正的敌人。
当巴库地区战斗开始后,莫斯科迅速统一认识,决定修复和拉卡政府的关系,进而通过对方牵制库尔德政府一定的兵力。
在决定和库尔德人展开大战后,莫斯科政府前所未有的谨慎,他们不但在国内进行一定的战争动员,并开始分批次调兵遣将,准备在南高加索地区和库尔德人好好的较量一番。
莫斯科紧急启动南部军区战备预案,调动在格罗兹尼驻守的第49集团军迅速南下巴库支援,并从北高加索军区抽调第58集团军主力 —— 包括第 136 近卫摩托化步兵旅、第 42 近卫摩托化师一部,以及从伏尔加河沿岸军区调防的第20近卫步兵旅,总计约 2.5 万人的兵力,沿罗斯托夫 - 马哈奇卡拉公路向阿塞拜疆北部集结。
俄军此次调动采用 “铁路 + 公路” 联运模式,主战坦克与重型装备通过铁路平板车快速输送至马哈奇卡拉,再换乘轮式车辆沿边境公路部署,仅用90小时便在阿塞拜疆北部的库巴地区构建起三道防御阵地:前沿以反坦克壕沟与混凝土碉堡组成阻滞线,中段部署 “道尔 - M2” 近程防空系统与 “龙卷风” 火箭炮群构成火力支援体系,后方则依托高加索山脉的隘口设置装甲预备队集结点,形成 “梯次防御 + 火力覆盖” 的纵深防御体系。
3月18日,萨法维集团军的先头部队绕过巴库,向北部防线发起试探性进攻,试图突破俄军的前沿防御阵地。
但俄军依托预设工事,以“短号”反坦克导弹与迫击炮火力实施精准打击,同时出动米28N 武装直升机盘旋于战场后方,随时突然前冲对萨法维装甲车辆实施低空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