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坚壁 第二十五(1 / 2)

第105章 坚壁 第二十五

小宅屋内只点了一支蜡烛

好吧。

绕了一大圈, 原来目的在这儿。

沈之屿叹了口气。

祸从口出啊,公输厚这没眼力见的德行,明明都是些陈年旧事了, 非要多此一嘴,他倒是可以拍拍屁股走人, 自己就没这么容易了。

沈之屿按停元彻的手, 转过身, 往前微倾, 在陛下脸上蜻蜓点水了一下,避重就轻道:“不是什么大事,当时正值寒冬, 有些犯老毛病。”

“什么老毛病?”元彻没让沈之屿退回去,兜着他的后颈重新将人带来, 加深了这个吻。

分开时, 沈之屿的双颊有些红,喘息道:“太冷了, 发热,几乎年年都如此。”

元彻:“四大家害人无数,像公输厚那种没脑还没眼的,估计每隔几天都会死一个, 大人又没三头六臂,就算对他们有怜悯之心, 总不可能成天正事不做去盯着四大家杀不杀人。”

言下之意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救公输厚?

“因为他很重要。”

“重要?”

沈之屿被元彻逼得从被子里挣扎出来,呼了口冷气降降火, 怕继续面对面下去往吃不消的方向发展, 看着顺势滚来自己腿上躺着的陛下, 那眼睛里的醋味都要飘满整个丞相府了,哭笑不得地在对方笔挺拔的鼻梁上刮了一下:“行了,别胡思乱想,我和他之前也就只见过那么两三次,是于社稷的重要。”

元彻抓住他的手,不准他收回去:“这人不就是会做点东西,修修路?”

沈之屿:“这可不是普通的路。”

元彻:“?”

“十道贯通南北,乱时应军,能以最快的速度将所需之物送至前线,最大程度上保证军备物资的充足,不再出现因为后方跟进的停滞导致前线崩溃,平时则应民,方便各个地方的商户行走,促进钱财的流通,以防在某地的粮食泛滥成灾的同时,另一地颗粒无收,粮价飞涨。”

“既然这么有用,为何前朝皇帝要拒绝?”元彻沉思片刻,道,“他是不是有病?”

沈之屿摇了摇头。

元彻冷笑:“哦对,他穷,穷得叮当响。”

“也不全是,”沈之屿笑道,“公输厚没说全,先帝弃‘十道’不用,花钱只是一小部分原因,更多的是他害怕,前朝以藩镇国,藩王在自己的领土内集军政财大权于一手,稍有不慎就易起京藩冲突,十道既然能让大楚四通八达,南北贯通,同时也方便了藩王往入侵,就好比一座府邸里面,每间院子都有不同的主人,夜深人静时,大家肯定会将门窗关好,以防旁人窥探你怎如此针对他?”

元彻猛地坐起来:“朕当然针对他,啧,一想到你在他手下吃了几年苦朕就烦,自己不行还非要逞能,脏活儿累活儿全丢给你,他多大的脸啊?”

“唔,是有点。”沈之屿寻思,“他后来嗜糖严重,有些发胖。”

此话一出,两人不约而同地相视一笑。

元彻重新躺回自己的专属位置,听沈之屿总结道,“先帝治下的大楚配不上十道,错在先帝,而非公输厚,臣保他,让他们家的人活着,就是希望公输家可以传承下去,等来一个与之匹配的时代重新出世。”

若没有元彻横插一脚,这个时间或许会很长,需要百年,千年,但都没关系。

只要公输家还在。

“大人高瞻远瞩,”元彻道,“但要从圣旨下救人,不容易吧?”

沈之屿顿了顿。

元彻眼巴巴地望着他。

沈之屿最看不得他这样子,无奈,只好说出来:“没错,当时臣告病不在朝,得知此事时,圣旨已下,且公输厚在无凭无证之下状告四大家,将局面推向了极为不利。”

元彻忽然有个很不好的预感。

只听沈之屿轻飘飘道:“事出从急,没多的功夫做其他安排,臣只好先将他的父母接来了相府暂居,然后遣人连夜收集证据,不求证实四大家结党营私,只求保公输厚,同时去议政殿跪了两天,希望先帝多给些时间。”

元彻当场愣住:“多,多久?”

“两天。”

整整两天,不吃不喝,半夜坚持不住了就倒头在地板上睡,第二天天亮后爬起来继续。

下一刻,元彻一把掀开被子,不顾沈之屿的惊呼,将他的裤腿直接推了上去,抓来一旁烛灯仔细检查,却只见膝盖上白皙平滑,见不着昔日长跪之后的半点青紫想来也是,这件事情已经发生太久了。

沈之屿被这大动静弄得打了个喷嚏,轻轻地踢了下元彻的胸口表示不满:“冷。”

元彻这才重新盖好被子,放回烛灯。

稍后,他沉声问道:“前朝皇帝埋在哪儿的?”

“死无葬身之地。”沈之屿说,“黄巾贼闯入皇城后拿走了他的尸体,说是要分尸去喂狗。”

“……那可真便宜他了。”

“以后不许这样了。”元彻跪坐在一旁,飞快地眨了一下眼,像是在掩盖什么,哑声道,“那些人死了就死了,折腾自己做什么?”

沈之屿撑起身帮他把挂在眼角的泪擦了。

“怪朕,若是朕早点来,或者当年直接把你带走就好了,就什么都不会发生了……”

“别自责。”沈之屿轻声安慰,“都过去了,现在不都好好的?”

“不。”元彻晃了晃脑袋,“不止想要现在 。”

沈之屿笑他:“贪心啊,陛下。”

后半夜又聊了些别的,沈之屿起初还能应付,没多久困意就重新上涌,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干脆歪头睡了,元彻瞧见,小心翼翼地将他腰后的枕头抽走,灭了烛灯,圈着人睡觉。

第二日醒来,一人去上早朝,一人去内阁。

内阁大清早接到消息后,立马开始行动,先是给公输厚在皇城内单独划分出一处殿阁,不许外人随意打扰,随后将夏季里选出的一批对工匠技艺有天赋的人送了过去,给公输厚打下手。

沈之屿来时,最基本的事宜已经办好,牛以庸领着阁臣们将方才的安排大致汇报了一遍。

沈之屿点点头:“不错,诸位幸苦了。”

阁臣们整齐回道:“下官分内之事。”

沈之屿落座去主位:“牛以庸,接下来由你去对接他们的进程,有什么缺的少的,或者遇见了什么问题,随时上奏,找我和陛下都行,不得半丝延误,年底之前给出一套像样的章程以及三套紧急意外下的对应之策,明年年初务必便开始动工。”

“下官明白。”牛以庸出列拱手,稍后,他又道,“大人,楚王那边来了消息,说已经启程了。”

公输厚出现得突然,且十道一事极为重要,沈之屿不放心交给其他人监管,但这样一来,楚王那边又缺人了,沈之屿想了想:“江岭呢?”

江岭也出列:“大人,下官在!”

“之前交代有关接待楚王等人的事宜,办好了吗?”

“办好了!”

江岭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翻到对应的那一页,他办事没牛以庸那么利索,但勤能补拙,习惯随身携带着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笔,一有事就往上写笔记,念起来嘴里像是放了个弹簧似的:“回大人,陛下和下官商量过了,决定在元宵节当日的宫宴上接待楚王,楚王等人到后,先在城门外接受检查,确认没有危险,随军停在城门外百步,由陛下的亲卫带着入城,宴会当中,亲卫大人们披甲携刀进入内宫,外宫由戎军巡逻,每个时辰必须巡三次,京城街道上则由鬼军负责,以确保没有人浑水摸鱼哦对了,陛下还托下官转告大人一句,元宵那天他中午见人,晚上要回来吃饭,记得等他。”

沈之屿起初还听得认真,最后一句简直措不及防。

其他人立马开始熟练地装聋作瞎。

但这还没完,江岭翻开下一页:“陛下还说,听说中原有元宵吃汤圆的传统,大人喜欢什么馅的,他好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