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 情到深处难自控,伤到心底最悲痛。
没遇伤感心碎事,难以理解心裂疼。
张静几人,来到金珠面前,安慰的话说了一大堆,金珠嘴上应承,但时不时的朝门口看一眼。
张静看到了金珠这个动作,立刻明白金珠的心理,给她说道:“别看了,人家不回来,你就收心吧,我看这个坎,人家压根就不想迈过去,所以,这个结成死结了,是没法打开了。”张静没有隐瞒,也没法隐瞒,只能实话实说,她不想让金珠有任何幻想和期盼,期盼越大,失望越大。
金珠自然听懂了张静的话,不由得低下头,就像自己做错了什么,受到别人谴责一样。自己掏心掏肺,二十多年的付出,没想到得到这样的回报,她禁不住心里的委屈难过,伤心的抽泣起来,她不得不接受丈夫离别,又被养子抛弃的双重打击。她的心,就像被抛到寒冷无比的冰窖里,冰冷至极,僵硬的没了活力。
在场的人,看着金珠,安慰的语言,不知怎么说。却齐刷刷看向了铭阳媳妇夏青青,试图在她身上找到答案。后边站着的夏青青,立刻就像芒刺在背,看到婆婆的现状,都不敢相信,姑姑说的是真的,她拨开人群跑了出去,与其说是去看自己的丈夫到底回来没?还不如说是在逃避,这么多人那火辣辣的眼睛。
在昨天,听到婆婆差人去叫铭阳,夏青青心里就想,只要铭阳回来,她就要劝说铭阳,通过这次事,让铭阳和婆婆缓和关系。前边铭阳回家,她就劝过铭阳,让他不要钻牛角尖,和公公婆婆处理好关系,自己也好跟公婆相处。可铭阳一意孤行,不听劝阻,为此和她吵了起来,终究小腿扭不过大腿,而不了了之。
当看到别人眼里异样的眼光时,夏青青受不了了。出去向张青问明情况后,气得她,直接跑回自己的家,在家里大哭起来,高声骂道:“铭阳,你真混蛋,做事不管不顾,你没了良心,害得我在人面前抬不起头来,让我给人怎么解释?让我如何面对婆婆?”只恨铭阳没在眼前,要不她会拼着命,拉也要把他拉回。可眼前,无奈的她,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生气,心里怨着铭阳,怎么没有一丝男子汉的气概?怎么还没有一个女人思想开通?
时间就这样,没有因为谁的心情不好而停下来,世事也没有因缺少谁,而静止在那里不动。人们根据实际情况,都要将眼前的事情解决掉,不让人纠结在这里,让活着的人,尽快归于正常的生活之中,这是要活下去的唯一出路。
对张良丧事的处理,金珠拿出自己的意见,他对张青说道:“安葬就和我妈一样,不准备棺材,也不立坟头,就在被冲走的河边祭奠,将准备的老衣烧给他,让他的灵魂带走。就让张兴家就赔点钱,把给铭阳娶媳妇花的欠账还了,再给点粮,把眼前的困境解了就行,要的多他家出不起也是枉然。”金珠心里这样想着,自己不能贪得无厌,本来就和铁锁有积怨,做得不当,两家关系,就会雪上加霜,就会和张兴一家成了终生的仇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再多的赔偿,也好过不了一辈子,日子还是要靠自己过。
张青再次把李仁李义兄弟,连同赶回来的张兴以及张善,叫在一起,根据金珠的意思,商量解决的办法。在李仁的调解中,达成了协议,事情很快就解决了。
夏收来临,大家都没有时间等待,何况客不走,主不安。为了让金珠心安静下来,为了让事尽快了解,大伙商议,祭奠仪式,定在亡人去世的第四天进行。
铭阳未回,金珠决定让河生,来给张良送灵位。她对大家说道:“河生是张良所救,也养育了十多年,今后河生就当张良亲生所待。”其他人听了,都觉得金珠安排合理,河生是养子,铭阳也是养子,何况河生是张良所救,于情于理都能说的过去。
张青说道:“就这样,我把河生就当张良亲生对待。铭阳他不回来,那他就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人生在世,除了死法,都是活法,只要有点脑子,就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活人能被尿憋死吗?”铭阳不想和别人来往,其实张青也不想和他来往,并当众说出。
当铭阳没有回家的消息传开后,村里所有人,无不骂铭阳丧了良心,没有德性。他们按照自己道德评判,说出自己的观点,谈论中都是指责的话语。这种话语,在村中形成一种道德审判潮。
金豆来了,看见姐姐哭成那样,也难过的流下眼泪,并里外跑着帮忙。铁锁一家人看见金豆,都装着没看见,他们都明白,侄儿为了自家,丢了性命,千万不能在他的葬礼上生事,要不金珠不答应,张青也不答应。
祭奠开始,当让河生站在首位,给父亲送献饭时,十岁孩子那凄惨的哭声,让在场的男男女女,都流下伤心的泪水。人生就是这么残酷,生活的重担,无情的落在河生幼小的肩上。
真是: 十岁接过家重担,哭喊父亲人心酸。
老天赐予少年苦,同情泪水伴凄惨。
看着痛哭的河生,在一旁的铁锁,也抹着浑浊的老泪,他气恨恨的对着众人说道:“铭阳的心瞎透了,忘记了养育之恩,彻底和家里断了情,让这么大的孩子,担起这么重的担子,他还是人吗?他的心长着没有用,就应该让狼掏去吃掉。这种人留在人世,就是糟蹋世事的祸害。”
也许他替着张良金珠鸣不平,也许是他为给张良出了安葬费,心中的怨气没处发泄,借机发泄自己的私愤。不过,铁锁的话,却没有引起大家的反感,倒得到许多赞许和共鸣,可见善良的人们,对待丧良心,没人性的人,是多么愤恨。丧了良心、忘恩负义、辜负养育恩情的人,就应该天诛地灭,遭人唾弃,他的灵魂,就该进十八层地狱。
张良为了救别人,舍了自己的性命,他的举动,得到全村的人敬仰与赞颂。人们不约而同的一起,来到灵堂前,共同祭奠亡灵,表达出发自肺腑的深切悼念。
真是: 品德高尚人敬仰,真情付在行动上。
忘恩负义良心丧,受人唾弃黑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