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七零痞子(08) 求订阅
大年三十
兄妹三个加上周志文还有文幺叔家的儿子儿媳孙子没有成家的儿女都回来了。
“嗲嗲(爷爷)。”两个孩子一回到家, 直奔家里,喊的贼热闹。
堂屋的火塘变成了对于本大队的人来说,很是稀奇的壁炉, 就是在南江也很少。
壁炉上面的小风车呼呼的转动着, 上面的小茶壶烧的开水,还有摆放了几个后世的小小的长长的甜心薯正烤着,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南江也是有壁炉的, 只是少的很,很多人听都没有听说过, 也只有以前的资本家家里有留洋出去过的孩子们在家里重新盖房子的时候,从大城市弄回来过壁炉。
如今那些人早走了。
但也是有的。
这是文川今年入冬前特意运回来帮家里安装上的,亲自动手装的。
装的最大的一个壁炉, 还是外观也新颖,完全是后世的模样,但他的壁炉有迹可查, 至少他把前面的功夫都做足了, 才拿出来。
城里的家四套房子他都准备了。便是有人查也没事,至少表面上他就是个购物者, 也不是造壁炉的人,便是壁炉来历不明,也与他没有关系。
那么多的壁炉全市也不只是他一个人买, 买的人多了去了。
这壁炉好, 功能与性能几十年年后的壁炉也赶不上的,毕竟这是时空商城出品的,那必属精品。
节省柴火,还散热性能更好,有助于提升室内的温度。也不用时时加柴火。
烧好火, 能管堂屋与文父的房间,只要房门打开,那房间里面也能升上一些温度。
晚上盖上文川带回来的羊毛被,更是暖和。
家里的被子都换成了文川从时空商城带出来的正宗的羊毛被,轻便,还暖和,服帖,也不用大太阳晒,小太阳晒晒就可以了。
或者风吹吹就行。
床单也换了。
便是文海珍家里也换了。
壁炉中烧的旺旺的,屋内的温度二十度,穿个薄外套就可以了。
进屋就脱下来了棉袄,孩子们穿着薄薄的羊毛衫+里面的纯棉T恤。
。
“海珍姐,十五之前,你与志文就在家里吃,除了周家子侄来拜年与隔壁村志文那也被送出来的二哥来你们家拜年,其余的时候都在我家来吃。
当然,如果志文的那亲二哥来没有遇上周家的子侄,那也来我家吃饭,反正他每次来都是一个人,基本他养父母都不会来。
一个人就省的你们单独给他做一桌,来我家,顿顿都一样,也就是做的饭菜稍微精致些,多换些花样就成。”
文海珍还真听话,高兴的跟什么似的,“好,那我与志文可占便宜了。”
“占吧,占吧,我爹可没有把你当侄女,对你可比海燕都好。”
“我明白,四叔对我那是没得说。”文海珍虽然有诸多缺点,但对文父,那也是没得说。
她喜欢偷懒,不愿意干活,但只要是文父的话,她还是听的,文父有个病有个疼的,她是真着急,真上心。
周志文没有插话,他喜欢现在家里的氛围。
每天都是好日子。
他也感激川舅舅为他着想,至于不招待周家的子侄,那不是川舅舅小气。
家里热热闹闹,隔壁的幺叔家的儿女孙子也过来了。
“四爷爷,你家好舒服。”文幺叔的大儿子:文涛,的儿子:文星,才三岁,与小石头是一年的,就比小石头大月份。
小家伙说话可利索了。
文父抱起幺弟家里如今唯一的孙子,乐呵呵的逗着小家伙。
“舒服那你晚上跟着四爷爷睡,好不好?”
小家伙一点也不认生,只是看一眼亲爸,极有的眼色的发现亲爸笑眯眯的,立马一口答应,“好,四爷爷睡觉。”
至于小石头,也不争宠,别看他小,可聪明了,知道亲爷爷抱抱星哥没啥。
此时的知青院,也议论着支书家里。
方才文川一行人从市里回来的时候,正巧一群知青从西河里面洗了衣服,以及一些别的东西,从文川家门口的路上路过。
是城里的卡车把一行人送回来的,嚯,卸下来的新鲜肉,腊肉,盐水肉可多了,还有这个季节的水果,以及各种物品,零嘴,那东西多了去了,一辆大卡车硬生生的让文家人装了半车。
知青院的堂屋火塘边团团围围的,坐了十位男女知青。
“没想到来到一个偏远农村让我开眼了,好家伙,那过年准备的肉,我家一年都吃不完。”
说这话的可是京城来的男知青:郭鹏,他与男主夏崇,都来自京城,两人还是好哥们儿。
好的能穿一条裤子,家里的家世也相当,郭鹏家里略逊一筹,但也没有相差太多。
夏崇内心也很是震撼,“这是个例,毕竟支书家里的儿子是远近闻名的猎人。
听说没有进城前也是时常能猎到野猪的猎人高手,家里的条件一直不错。
这种人才,是不可复制的,就是放到部队中,那有木仓的战士也不敢这么打猎。”
“是啊,下雪那天,我去支书家里,一进去,温差太大了。里面的壁炉烧的旺旺的,屋内暖和的跟春天似的。
要我说啊,支书一家人不简单,四个子女,只有年龄最大的闺女只读了个私塾,那也是当时的整天环境所致,后面的子女可都读了高中。
一个个也算是知识分子,有见识,有眼界,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我可听支书说了,t整个南江市也没有几户人家有壁炉。
也是机缘巧合,下雪前,市里的供销系统的采购,采购了一批壁炉,虽然不多,但也有三十来台。
光是支书家里,城里+农村的家,就买了五台壁炉,还有支书的弟弟家里与侄子家里也买了。
光是他们这一大家子,就买了七八台。
据说市里的壁炉热也是支书家的儿子带动的,三十台壁炉就因为支书的儿子家买了试用几天后,一售而空.....”
向微蓝下乡几个月了,早就怀疑支书家里,但苦于没有啥证据。对于支书家的儿子,是她重点怀疑的对象。
可人家也不是天天在家里,平时就是回来了,也不是她轻易有借口去搭讪的,何况她还不想主动暴露自己。
就只能躲在人群中,默默的观察。
时间长了,她也想明白了,是重生也好,是穿越也好,只要人家不来招惹自己,自己又何必去追寻人家的秘密。
按下心思,向微蓝慢慢的坦然了很多。
偶尔也附和一下其余的知青对于支书家的话题,但她从来都没有露过馅。
今天也是,偶尔搭腔一下,但也就是附和一下。
“是啊,我们沪市那也是有不少富贵人家,可在吃上面,还有论日子好过方面,那是拍马也赶不上支书家里。”
一直没有说话的潭州来的女知青:马红梅,忽然说道,“早上去西河的码头洗衣服的时候,我好像听支书家的那位留在家里的侄女与人聊天时说过一嘴,说是支书的儿子明天大清早吃了年饭后,要带村里的青壮年,进山打猎。
你说我们知青能不能参加,那好像是支书上台后支书的儿子为了支持支书弄出来的一个惯例。
那人问支书的侄女,是不是明天还是如去年一样照常大年三十上山。
支书的侄女说了,照常,一样去,集合的时间是老时间。虽然我不知道是啥时候,可想来是很早的。
你说我们要不要去支书家里请求一起参与?”
这话说的郭鹏与夏崇一群男知青蠢蠢欲动,“马红梅同志如果你的消息准确,你可是立了大功。”
郭鹏兴奋的很,在京城的时候,他也去山上打过猎。只有打过猎的人都知道,打猎可不容易。
像是文川这般的,进山打猎如同喝一杯温开水般简单,那全国也没有几个。
说干就干,六位男知青,站起身去支书家里。
京城
某部队大院,“哟,老陈,你这包裹够大的呀?”
陈固下班回家,带回来让勤务兵帮了从邮电所领回来导来自南江的大包裹。
其实他也诧异,今年老文寄来的包裹怎么比往年要大个五倍不止啊。
死沉死沉的。
他如今依然在部队。
但他不是什么将军,但也是一旅之长。
明天大年三十他在家里休息,后天大年初一他要下基层与战士们一起过大年初一。
后面跟着初二初三值班。
“是啊,也不知道寄的些什么?”
此时是他家住的家属楼的单元楼道下,不然一般人也看不到。
一路上是直接开车进来的。
可到了楼下,不得不下车,与司机两人擡着一个大包裹。
“你家亲戚可真是不错,年年寄年年寄。”
说道这个,那位打招呼的人,想起了自家的糟心事。
他的家里,可只问他伸手要,多年了,一根干菜都没有给他寄过,寒心的很。
“是啊,我家亲戚人好,这些年,年年过年都给我家寄一些家里的特产:干菜,盐菜,山货,腊肉腊香肠,腊鱼啥的。”
说起老文,陈固语气的轻松了起来。
“那你是个有福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