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开始仔细思考对策(1 / 2)

全场寂静无声。

hRc62!这个数字如同一记重拳,狠狠砸在所有人心头。

孙建华的笑容瞬间凝固在脸上,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敢置信。

他揉了揉眼睛,凑近仪表再次确认读数。

“这不可能!”他脱口而出,“你这土玩意儿怎么可能比苏联货还硬?”

沈良面色平静,仿佛早就预料到这个结果:“材料学不分国界,孙工程师。”

围观的工人们炸开了锅。

“我的天哪,真的是62!”

“这小子怎么做到的?”

“苏联的东西也不过如此嘛!”

孙建华脸色涨红,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死死盯着那个数字,仿佛要把仪表盯出个洞来。

不行,绝对不能败给这个毛头小子!还有精度测试!

“硬度高有什么用!”他强撑着说道,“精度才是王道!机械加工最讲究的就是精度!”

说着,他招手示意工作人员准备第二项测试。

精密测量仪缓缓启动,激光束开始扫描苏联主轴的表面。

数据一点点显示在屏幕上:直径公差±0.005,表面粗糙度Ra0.8μ。

“漂亮!”孙建华重新振作起来,“这就是苏联工业的精密水准!世界一流!”

他转向沈良,眼中带着挑衅:“沈良同志,该你了。不过我劝你还是有个心理准备比较好。”

沈良点点头,将自己的主轴放上测量台。

激光束开始工作,数据逐渐跳出。

直径公差:±0.003。

全场再次寂静。

孙建华的眼珠子差点瞪出来,他不敢置信地看着屏幕上的数字。

0.003!比苏联货还要精密!

“等等!”他急忙喊道,“表面粗糙度还没测呢!”

测量继续进行。

Ra0.6μ。

这下彻底没话说了。

孙建华感觉脑袋嗡嗡作响,仿佛有人在他头上敲了一记闷棍。这怎么可能?一个土八路做出的东西,竟然在两项指标上全面超越苏联进口货?

围观的工人们已经开始欢呼起来。

“沈良牛逼!”

“咱们中国人就是厉害!”

“什么苏联货,也不过如此!”

沈良依然表情淡然,仿佛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他看向孙建华:“孙工程师,还有耐用性测试。”

孙建华咬牙切齿,现在已经骑虎难下。他只能指望最后一项测试能够挽回颜面。

“上疲劳试验机!”

两根主轴同时被装上试验机。机器开始高速运转,模拟实际工作中的各种载荷和振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十分钟,二十分钟,半小时...

苏联主轴依然坚挺。

沈良的主轴也毫无异常。

一小时过去了。

两根主轴都还在正常运转。

孙建华的额头冒出更多汗珠。按理说,这种高强度测试应该能分出胜负才对。

“加大载荷!”他咬牙下令。

试验机的参数被调高,载荷增加了50%。

这已经远超正常工作条件了。

又是半小时过去。

突然,一声轻微的金属疲劳声响起。

苏联主轴出现了细微的裂纹!

孙建华的脸色瞬间惨白。

而沈良的主轴仍在稳定运转,没有丝毫异常。

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沈良!沈良!沈良!”

工人们齐声呼喊,声音震得厂房都在颤抖。

孙建华瘫坐在椅子上,面如死灰。他怎么也想不通,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做出比苏联还先进的产品?

这时,厂长李建国走了过来,脸上写满了震惊和兴奋。

“沈良同志!”他紧紧握住沈良的手,“你这次可是给咱们厂争了大光啊!”

沈良谦逊地点点头:“这都是应该做的。”

“不对!”孙建华突然站起来,眼神狰狞,“你肯定是作弊了!这么短时间内怎么可能做出这种水平的产品!”

他指着沈良的鼻子,声音尖锐刺耳:“说!你到底用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

周围的工人们顿时不乐意了。

“孙工程师,输不起就别比!”

“人家凭本事赢的,你凭什么说人家作弊!”

“就是,苏联货不行就是不行!”

孙建华气得浑身发抖,但面对众人的质疑,他也说不出什么来。

沈良冷静地看着他:“孙工程师,如果你质疑我的技术,可以找专家来验证材料成分和工艺。我保证,这根主轴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完整记录。”

“验证就验证!”孙建华咬牙道,“我倒要看看你玩了什么花招!”

厂长李建国皱起眉头:“孙建华同志,注意你的态度。沈良同志为厂里做出了这么大贡献,你应该虚心学习才对。”

“学习?”孙建华冷笑一声,“李厂长,你不觉得这件事太蹊跷了吗?一个刚来不久的年轻技术员,突然就能做出超越苏联的产品?”

他环视四周,声音越来越大:“这要么是他偷了什么机密技术,要么就是有人在背后指点!”

此话一出,现场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工人们的欢呼声逐渐停息,不少人开始窃窃私语。

确实,这件事看起来太不寻常了。

沈良的表情依然平静,但眼神中闪过一丝冷意。他没想到孙建华会这么不择手段,居然暗示自己有问题。

“孙工程师,”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如水,“你的意思是,中国人就做不出好东西?必须靠偷靠骗?”

这话说得很重。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

孙建华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但话已出口,只能硬着头皮继续。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

“你就是这个意思!”沈良打断了他,声音突然提高,“在你眼里,苏联的月亮就是比中国圆!中国人天生就比外国人低一等!”

围观的工人们纷纷点头,看向孙建华的眼神已经带上了怒意。

孙建华彻底慌了。他想解释,但越解释越乱。

“我...我没有...”

“够了!”厂长李建国厉声制止,“孙建华同志,你今天的表现让我很失望!”

他转向沈良,眼神中满是赞赏:“沈良同志,你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工人的实力!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民族自信!”

全场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孙建华感觉天旋地转,只能灰溜溜地离开现场。

但这件事远没有结束。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厂区,甚至传到了上级部门。

一个年轻技术员制造的主轴全面超越苏联进口货!

这简直是个奇迹!

当天下午,就有几个其他厂的技术人员赶来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