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龙抬头!酒蒙虫子!
神都洛京。
二月二。
晨雾浓得化不开,将整个薛府裹成一片朦胧。檐角兽吻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宛如蛰伏的龙影。
书房内,一盏青灯彻夜未熄。
江行舟指尖掠过书页,在桓宽所着《盐铁论》某处轻轻一折。窗外传来更夫渐远的榔子声一已是五更天了。
“公子,该用早膳了。”
薛府一名老仆在门外轻唤。
“放着吧。”
江行舟头也不抬,笔锋在纸上划过一道锐利的批注。
如今元宵已过大半个月,再过五日便是春闱,满城举子或在四处拜谒,或在闭门读书。
他这位江南解元也是闭门不出。
案头烛泪堆叠如塔,映得他眉间那道浅痕愈发深邃,
忽然,江行舟笔尖一顿一一书页空白处不知何时多了一滴墨,正缓缓晕开成爪形,像极了雾中探出的龙爪。
“公子!”
忽然,薛管家又来报,“有贵客请!”
“哦,什麽贵客?”
“宫里来的!”
“宫里?”
江行舟疑惑,指节在《盐铁论》上轻轻一即,书页合拢。
他出了薛府大门,却见天地间一股茫茫大雾,几乎笼罩了神都洛京。
大门外浓雾翻涌,三五丈外看不清人影。
一辆皇室七宝香车的鎏金檐角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云中探爪的龙。
车辕上悬着的青铜铃铛纹丝不动一一这辆皇帝私下用的乘车,不过皇帝自己很少用。
大多时候,都是御前女官南宫婉儿在用。
“南宫小姐。”
江行舟立在阶前,看着七宝香车锦帘掀起一角。
雾色中伸出的却是女官的一截素白手腕,宛若白玉,皓如霜雪,腕间翡翠镯子碰着帘上金铃,
“当唧”一声脆响。
“公子,上来!”
南宫婉儿伸出纤手,柔声道。
江行舟握住婉儿这只温凉柔黄,躬身上了七宝香车。
车厢里宽敞奢华,浮动着龙脑香。
四壁包银的沉香木车壁上,宫造琉璃灯,错金纹的瑞兽正衔着夜明珠。
夜明珠的光华,映得她眉间花钿流光溢彩,
“我要去洛京的一处地方,替陛下采买几件贵重之物。”
南宫婉儿指尖轻叩檀木小几,唇边着浅笑。她眸光微转,声音低了几分,“江郎聪慧,猜猜何物?”
江行舟坐在一旁,眉峰微,心头越发疑惑。
宫中采买,向来由内务府督办。
况且,若只是寻常御用之物,差遣几个得力宫人便可。何须大费周章,让她这御前女官亲自出马?
更蹊跷的是一一她为何要来薛府,带上他同行?
“《月令》有云:『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
江行舟指尖无意识地摩着袖中玉珏,忽而抬眸,笑问道:“二月二,苍龙始现于东方一一故日:龙抬头!
难道,采买之物,跟“龙”有关?”
电光石火间,他忽然觉得不该再多言,话音戛然而止。
二月二,龙抬头!
紧邻着惊蛰节气,最是适合妖卵孵化的时候。
今日之行,若是与龙.:.有关?!
他当谨言慎行,不该多说。
“公子果然慧眼如炬...”
南宫婉儿指尖微颤,鎏金护腕在灯下划出一道流光,眼底碎金摇曳如波,“这世间,果真没什麽能瞒过江郎的心思。”
“究竟要去何处?”
江行舟问道。
她忽从锦囊中取出两副鎏银假面,薄如蝉翼的面具在掌心泛着幽光。
“戴上它。
一会儿到了便知晓!”
江行舟将冰凉的鎏银面具覆上脸庞,嗅到一缕沉水清香,熟悉的气息。
南宫婉儿给他戴上假面,指尖在他耳畔流连,忽然轻笑:“江郎这般假面装扮...”
她那鲛绡广袖,不经意间拂过他的下颌,“倒比平日更添三分冷峻凛冽。”
南宫婉儿说笑着,眸光微凝,望着江行舟冷峻的脸颊,竟有些微晃神。
银色假面映着烛火,将江行舟脸颊轮廓,勾勒得愈发锋利。
她忽然想起之前,在白马寺初见时,眼前这位力压白马寺众僧的江郎一一也是这样抿着唇,眉宇间总是凝着一抹淡淡化不开的霜色。
“南宫小姐?”
江行舟低沉的嗓音惊醒了她。
南宫婉儿这才惊觉自己竟盯着对方出神,慌忙垂眸掩饰,却警见那人耳尖泛起薄红。
幸好。
冰凉的假面,遮住了她内心所有悸动。
这辆疾驰的七宝香车,正将那些浮想联翻的心思,统统碾碎在洛京的晨雾里。
七宝香车碾过洛京城的青石官道,一路出了北城门,洛京城的轮廓渐渐隐没在雾色里。
片刻,抵达洛河边。
洛河畔的雾气比想像中更浓,湿冷的白霭贴着水面翻涌,将两岸垂柳都吞成了模糊的剪影。
江行舟撩开车帘时,指尖沾了层细密的水珠,
“到了。”
南宫婉儿的声音很轻,却让江行舟心头一凛。
他顺着她示意的方向望去—
雾霭深处,一座巍峨千丈楼船,正缓缓浮现在洛河的河面。
洛水烟波浩渺,这艘雕栏画栋的楼船静静浮沉于粼粼波光之中。
飞檐斗拱刺破浓雾,朱漆栏杆上缠绕着暗金色的纹。
整艘船像是从水墨画里浮出来的蜃景,随着波涛起伏,檐角铜铃竟不闻其声。
“海市屋楼船...?”
江行舟的喉结动了动,“《拾遗记》里记载的蜃龙诡市?”
“嗯!
据说这是龙宫的某位,开的海市商船。
船上商人们拥有天下至宝,难以想像的珍奇之物。
不过,只有『龙抬头』这日,这艘海市蜃楼船,才会浮现在洛河一日!
登船交易之人,皆需戴上假面,不论身份!”
雾气在船头凝成水珠,顺着狞的首滴落。
登上楼船的青木跳板前,蹲着个守门的驼背老者,皱褶堆叠的皮肤泛着诡异的青灰色。
它慢吞吞掀起眼皮,浑浊的蛙眼在南宫婉儿和江行舟之间转了转,喉结突然鼓起一个可怖的肉囊。
“凡登船者,需一张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