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南岸,国军阵地。
铁丝网、地雷阵、钢筋水泥碉堡——这是李副处长亲自下令修筑的\"长江立体防线\",号称\"固若金汤\"。
\"三个月!整整三个月!\" 汤沐雨站在江防地图前,手指重重敲打着桌面,
\"我们修筑了上万座碉堡,埋设了数万枚地雷,长江就是解放军的坟墓!\"
参谋们纷纷附和:
\"共军那些破船,连江心都到不了!\"
\"就算他们侥幸登岸,也会被我们的交叉火力打成筛子!\"
汤沐雨冷笑:\"长江天险,岂是区区土八路能跨过的?\"
这次的江防司令就是他老汤。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长江北岸,解放军的战前动员如火如荼。
第五野战军(郑大龙部)——负责安庆至芜湖段
郑大龙站在江边,望着对岸的碉堡群,冷笑道:\"汤沐雨以为修几个水泥盒子就能挡住我们?\"
工兵部队日夜赶制木筏、浮桥,渔民们自发贡献船只,高喊:\"送解放军过江!\"
战士们训练渡江战术,口号震天:\"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北方军——负责南京至镇江段。
姜老爷子亲自检查每一门火炮的射程:\"老子要让国军的碉堡变成烟花!\"
地下党送来江防情报,龙参谋长咧嘴一笑:\"汤沐雨的布防图?好东西!\"
战士们士气高昂:\"南京城里的伪总统府,老子要去撒泡尿!\"
第六军——负责上海至江阴段。
苏玉站在江堤上,眯眼望向对岸:\"汤沐雨的'铜墙铁壁'?老子今天就要把它砸烂!\"
炮兵部队校准射击诸元,苏玉下令:\"第一轮炮击,给我轰平他们的前沿阵地!\"
战士们摩拳擦掌:\"让国军尝尝咱们的'铁拳'!\"
南岸,国军将领们仍在做着美梦。
汤沐雨:\"共军敢渡江?让他们有来无回!\"
江防副司令:\"我们的火力密度,连只鸟都飞不过来!\"
参谋总长亲临一线督战:\"长江天险,万无一失!\"
士兵们却士气低迷,高层纸醉金迷,底层的士兵却被层层剥削。
\"共军的炮火越来越猛,咱们的补给呢?\"
\"听说北岸的老百姓都在帮解放军造船......\"
\"这仗怎么打?对面是百万雄师,咱们连饭都吃不饱!\"
解放军的身后是万里长城,是无数人民的支持。
长江北岸,无为县芦苇荡。
老船工车老汉颤巍巍地给两个儿子穿上\"老衣\"——那是皖南人为逝者准备的寿衣。
\"爹……\"大儿子车胜科喉头滚动。
\"穿上!\"老汉系紧粗布腰带,\"今晚咱们爷仨,要么送解放军过江,要么就躺在江底!\"
此举无异于抬棺出征。
不远处,14岁的马毛姐正踮脚往木船上搬弹药箱。
她补丁摞补丁的小棉袄下,也套着一件崭新的老衣。
在长江上,2万多名船工参加渡江战斗。
仅安徽无为、宿松、怀宁三个县就分别有2000多名船工参战,有的父子、兄弟齐上船,运送大军过江。
渡江前,船工们明白,那将是向死的战斗。
渡江时,船工们坚信,那是不怕死的冲锋。
“老衣”,是按当地风俗为去世的人穿上的衣服。
渡船出发前,不少船工穿上“老衣”,抱着誓死运送解放军“打过长江去”的决心。
20日20时,安庆段江面
郑大龙的怀表指针刚重合,三百条木船同时离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