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杨慎行对观众、直播间对他的讨论毫不在意。
自打比赛结束后,他就陷入了自己的思绪。
刚刚,飞速躲过萧道远一脚的那一步,就连他自己都没提前预料。
说实话,原本杨慎行的打算,是用蓄刀术。
虽然当时拿的只是木刀,可毕竟也是蕴含灵力的灵木,如果他以蓄刀术凝聚两、三成力量至其中,完全可以以此反杀萧道远。
不过那时候,当他完成凝聚、压缩力量这一过程后,本该将这些力量输送到木刀时,却是突然灵机一动。
就类似于本能一样,他自己都来不及多思考,便将那股力量,汇聚到了双腿之中。
也是因此,他才能在萧道远都反应不及时的情况下,直直躲过那一脚。
而后杨慎行才随机应变,将萧道远从头上“扯了”下来。
而后,直到返回休息区,杨慎行都在思索,自己差不多是无意识中,用出了蓄刀术的变招。
当然,要说变招也不合适,毕竟本身蓄刀术就是技巧型武技的一种,可以融入到各种战斗方式中。
只不过正如名字那般,蓄刀术的主要应用范围是武器,让武者能在普通一击,就发挥出极强的威力。
而且因为熟练后施展速度极快,也能打对手一个出其不意。
此外,最多再加个双手,偶尔也会用到。
但身体其他部位,却一直是杨慎行很少考虑到使用的。
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战斗体系中没考虑这些,第二就是他不擅长其他武技。
两个原因其实说的是一回事,那就是杨慎行的战斗中,很少运用到这些方面,自然使用蓄刀术的时候就没考虑这一环。
由此也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杨慎行刚刚,突然下意识的用了自己不常用的手段。
自然,也可以说这是变招。
而且,还是他在战斗中,没经过多少思考,直接应用出来后变招。
这是杨慎行在战斗中的进步,也可以说是他的天赋。
当然,说起来这种习惯,其实对于擂台上的比赛来说,并不是很好。
因为这种变招,往往都是更加狠辣的应对方式,而擂台上因为规则所限制,这种手段往往都是不被允许的。
就比如方才,杨慎行战胜萧道远的那一招,其实就是已经擦到了规则的线上。
也亏得他最后反应迅速及时收力,不然那一下,萧道远的骨骼绝对会受伤。
如果真的发生,那种伤势足以算得上重伤,杨慎行肯定是不能继续比赛的。
当然,比赛只是一时,能于战斗中不停学习、进步的本能、或者说能力显然更重要。
所以杨慎行也只是谨记这次比赛中克制自己实战的本能,但却也懂得适可而止,不至于影响今后。
孰轻孰重,他还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