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db的用户评价分中,这几天共有12万观众对其进行评分,电影的平均评分为7.5分,少于同期《变形金刚》的8.0分。
而且还有个奇怪的现象。
原本,按照正常的规律,一部电影的Idb的用户评价分,会随着电影观众向路人延伸后降低。
可《变形金刚》却因为《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上映,居然提高了0.1分,来到了8.1分。
虽然只是不起眼的0.1分,却说明在普通观众的心中,《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整体观感是不如《变形金刚》的。
毕竟这两部同为pG-13的电影观众,有很大是重合的。
一个高赞观众的点评就完全说明了这种现象:“同时看完《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和《变形金刚》后,我才发现,天才导演哪怕拍摄一部无脑爽片,也不是一般导演能够比拟的。”
而最关键的现场观众评价调查中,eaSre给出对《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调查结果,也是比《变形金刚》低了半级,观众综合评级为A-。
这部电影最关键的争议来自于非原着粉的质疑:“前半段铺垫缓慢,对魔法部与邓布利多的矛盾理解不够清晰,特别是秋?张的角色刻画单薄,与哈利的情感线显得突兀。”
鉴于《变形金刚》的表现,院线经理们又挤出一些影院,在《变形金刚》上映的第二个周末,增加排片。
至此,《变形金刚》的上映影院数,超过了《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4181家,增加到了4211家影院。
要知道,现在可是北美暑期档,虽然不是最火热的五六月份,但是还是7月初啊,能挤出那么多家影院给一部非续集电影,除了《变形金刚》一周的表现确实突出外,还有就是林枫的不败名声了。
一个出道10年,拍摄的电影超十部,却从来没有票房失利,而且每一部,无论投资如何,都是仅靠票房就能赚钱的导演,在这个世界上有多稀少,只有他们这些常年干院线的经理们最了解。
追逐成功者的脚步,这是全人类共同的人性。
至于这些影院从哪些电影上挤出来,这就不关他林枫的事了,而此时的林枫也没空理会这些事,他此时正在跟迈克尔·贝吹牛逼。
“哇哦,林,我去看了《变形金刚》的IAx版,那场面,那特效,还有眼花缭乱的爆炸,简直是太棒了。”
迈克尔·贝这个很有型的帅哥导演,此时正在林枫的办公室,手舞足蹈地复述《变形金刚》中精彩场面。
林枫看到迈克尔·贝的模样,心想:这下应该不用对他进行变形金刚培训了。
其实林枫知道,在前世,斯皮尔伯格十分看好迈克尔·贝驾驭大场面和商业大片的能力,很早就想想邀请他作为《变形金刚》的导演。
然而,迈克尔·贝最初对这个基于玩具和动画的Ip是拒绝的。
他后来曾透露,当时对“玩具电影”有所顾虑,觉得这可能是一部“愚蠢的玩具电影”。
而迈克尔·贝思想转变的转折点就是罗德岛。
当时的迈克尔·贝在斯皮尔伯格的积极邀约和说服下,最终同意去“孩之宝”玩具公司位于罗德岛的基地看一看。
到了罗德岛,孩之宝公司当时的首席执行官布莱恩·戈德纳将迈克尔·贝带到了经典玩具展馆,让人对迈克尔·贝进行了三天的变形金刚讲解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