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姨娘凝视着儿子那张英俊的面庞,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噗噗噗地滚落下来。
她的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又为两个儿子的不争气感到痛心。
林恩爱看着母亲为自己流泪,心中的愧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娘亲,等我度过这次难关,以后一定堂堂正正做人,不再干那些让您蒙羞的事了。”
他满脸懊悔地对母亲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
李姨娘听了儿子的话,心中稍感安慰,但泪水却依然止不住地流淌。
她一边擦拭着眼泪,一边说道:“嗯嗯,为娘相信你,我只是想起你爹爹了。”
那时候,林恩爱十二岁,弟弟林恩和只有十岁。
然而,就在这个看似天真无邪的年纪里,父亲林子山却从他们兄弟俩的日常生活中,察觉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端倪。
有一天,林子山在与李姨娘闲聊时,突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恩爱与恩和,功利心太重,这两个孩子都不适合参与声合号的经营。”
这句话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李姨娘惊愕不已。
李姨娘无法接受林子山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她气愤地反驳道:“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恩爱和恩和还只是孩子,他们哪里懂得什么功利心!”
她觉得林子山对孩子们的看法过于苛刻,甚至有些不公平。
这是李姨娘自从跟随林子山以来,第一次与他发生如此激烈的争吵。
林子山也毫不示弱,他认为李姨娘被对孩子的溺爱蒙蔽了双眼,完全失去了分辨是非的能力。
林子山指出,平日里这两个孩子与其他兄弟相处时的一些细节,李姨娘根本就没有仔细观察过。
每次分发给五个兄弟的东西,林夫人生的三个孩子总是毫无怨言地接受,而李姨娘所生的两个孩子却常常表现出不情愿或者满脸的不高兴。
又或者可以安排他们兄弟去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其他三个人往往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尽力去完成,既不会争抢功劳,也不会过于张扬。
然而,老三林恩爱和老四林恩和却与众不同,他们总是会在父亲面前刻意地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和成就,似乎想要引起父亲更多的关注和赞赏。
每次,李姨娘看到儿子们这种表现,不但没有觉察到事态的严重,反而是很得意地看了林子山一眼。
这样的对比让林子山深感忧虑,他觉得李姨娘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过于纵容和溺爱只会让他们变得自私和功利。
如今看到儿子们的种种表现,李姨娘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她想起了当年丈夫林子山对她说过的那些话,那些话如今仿佛成了一种预言,在她心头萦绕不去。
李姨娘一直以来都对自己的孩子们充满了骄傲,她坚信自己所生育的孩子,其品质定然与自己如出一辙。
尽管她只是林子山的妾室,但她始终都能坦然地接受这个现实。
在林夫人面前,她从未有过丝毫的争抢之意。
林夫人作为正室,地位尊崇,而她则永远只是一个姨太太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