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和像只惊弓之鸟一样,逃到了地都镇。
自从到了这里,他们就像老鼠一样,整天躲在家里,连头都不敢露一下。
这些年,他为了亲日本人,回到了南市。
然而,尽管他在南市有了新的职位,但地都镇的镇长一职,他依然没有放弃。
林家原本有一辆小轿车,这本是父亲林子山在用。
父亲病倒后,大哥林恩典也用过一段时间。
但自从林恩和带着家眷回来后,这辆车就成了他的专属座驾。
南市离地都镇并不远,开车只需要两个小时的路程。
所以,每次镇里有文件需要他处理时,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开上他的小轿车,赶回地都镇。
然而,每次他的到来都如同流星般短暂,转瞬即逝。
地都镇似乎只是他人生旅途中的一个临时驿站,他从未真正停留过。
他对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如此陌生,甚至连三姨太杜箐箐的门前都不敢多迈一步,更不用说去探望他的二儿子林若隐了。
那时的林恩和,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担忧。
他害怕朱静宜会因为他与杜箐箐的关系而心生不悦,因为朱静宜的心情直接影响到他在日本人面前的处境。
如果朱静宜不开心,那么他在日本人面前就会失去信任和支持,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自从回国后,林恩和的内心就像被千万只蚂蚁啃噬一般,懊悔不已。
他常常回忆起自己在那片乐土上的醉生梦死,那里没有烦恼,没有责任,只有无尽的欢乐和放纵。
而如今,他却被现实的种种束缚得喘不过气来。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戏剧性。
正当林恩和陷入绝望之际,日本军侵略潮汕的消息传来,这让一直苦苦寻找突破口的他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与杜箐箐母子断绝了关系,连夜赶回了南市。
起初,朱静宜对他的归来并不领情,甚至对他的诚意表示怀疑。
但林恩和并没有放弃,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和改过自新的意愿。
终于,朱静宜被他的坚持所打动,原谅了他,并重新接纳了他。
当日本人宣布无条件投降并全部撤出潮汕地区后,朱静宜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带领着她的儿女们登上了一艘开往故乡的轮船。
然而,对于林恩和来说,情况却并非如此顺利。
由于他的国籍是中国,日本人拒绝让他登船。
站在岸边,林恩和眼睁睁地看着那艘轮船逐渐远去,心中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失落和绝望。
突然间,他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那个装着他多年来从声合号钱庄转移的大量财富的大皮箱,竟然被他的儿子林若安抢先一步带上了那艘轮船!
这个发现如同一道晴天霹雳,让林恩和惊愕不已。
望着渐行渐远的轮船,林恩和感到自己的未来一片迷茫。
一个大男人,蹲在码头望着远去的轮船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