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的青年才俊全都登上了舞台,李二却唯独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看的那个人登上台去。
李二想看的那个人,正是汉王李恪。
李二的内心十分想要知道,自己的这个麒麟儿身上还有多少惊喜没有展露出来。
然而李恪好似对李二的希冀没有察觉到一般。
好似那没事人一般,仍然是不动如山。
看到李恪无动于衷后,李二若有所指道:“若是朕的儿子中,能作出锦绣文章出来,那么朕会加倍封赏的。”
“而且,就算作不出来好的文章。”
“但是只要是登上台去的,那也算是勇气可嘉啊。”
“朕也会有赏的。”
在场的朝臣们听到李二的言语之中的暗示后,
一下子便明白了李二的话里话外的意思。
此时此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李恪的身上。
大家都期待着这个在战场上屡建奇功的皇子,今日还能不能创造一个文采奇迹?
但无论李二如何用言语暗示,
但是李恪却好似没有听见似的,始终不为所动。
看到李恪不动如山的样子后,
在场的众人全都疑惑起来:“陛下已经暗示的如此明显了。”
“为什么汉王殿下不登台呢?”
“莫不是汉王殿下怯场了?”
“又或者是对自己的文采没有信心,不敢登台卖弄?”
“难道真是这样吗?”
而台上的李泰和颜师古两个人看到李恪并没有上台。
而是站在原地无动于衷之后。
内心得意的扬起了嘴角:“哈哈哈,原来你无所不能的李恪也会有吃瘪的一天啊。”
“看到你李恪吃瘪,我们内心就畅快。”
“终于让我等到这一刻了。”
“等我待会作完这篇文章后,就能彻底将你踩在脚下了。”
“到时候,看你李恪还怎么在我面前神气。”
这场面看得柳妙茵直跺着脚道:“哎呀,真是急死我了。”
“这种场合,少了姐夫怎么能行呢?”
“我多么想看到姐夫他力压群雄、冠绝全场的场面啊!”
“可姐夫他怎么不上台呢?”
柳妙清安慰道:“可能殿下他是有别的打算吧。”
“妙茵,别着急。”
“咱们看看再说。”
看到李恪的无动于衷,大臣们有些失望的在内心摇了摇头。
而在李二身边的房玄龄与杜如晦两人看到这一幕后,
两人不约而同的在内心暗暗惋惜道:“真是太可惜了。”
“看来汉王殿下那纵横沙场的天赋,并没有延伸到文学造诣上啊。”
“否则我大唐就出了一个能文能武的皇子了。”
“不过……”
“问世间文武兼备的全才之人又能有几人呢?”
“皇子之中,能出汉王殿下这样战场无敌之人已然是极大的幸事了。”
“我们也该知足了。”
“哎……”
“又怎么能要求汉王殿下他全能兼备呢?”
“我们希望上天能给一个全能的皇子的这种想法,是我们这些朝臣们太贪心了吗?”
“或许是我们这些大臣们的心中,对汉王的期待太高了吧。”
“如此看来,汉王殿下的确没有挥毫泼墨的文采。”
“真是可惜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