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精神力分化术(1 / 2)

用35%的精神力构建出一台性能比较强大的真光脑之后,赵小侯在这方面的实验就暂时结束了。

之后要继续这方面的研究,至少得教会一些能量体构建念力计算机,然后大家一起并联形成矩阵。

因而接下来的时间里,赵小侯都在做一个事情。

那就是将精神力构建念力计算机这套技术进行优化简化。

不优化简化没办法。

潘朵兰文明这套念力计算机技术,在应用上是很复杂繁琐的。

没一点灵性的人,光是精神力分化这一步,就得消耗不少时间。

而之后精神力分化的不断提升,构建各种计算机等等,也都不是什么轻松就能够搞定的事情。

按照自己这一路实验过来的经历,赵小侯不断分化精神力,构建念力计算机。

不断想方设法精简其中的操作,从最低级的真空管计算机到真光脑。

赵小侯花费了5年时间,方才将这套技术转化为适合大夏能量体的技术。

该说不说,转化这套技术的难度不在于长时间的构建计算机,而在于精神力的分化。

为此,赵小侯还特意创造了一套专门用来练习精神力分化的套路技术。

取名为精神力分化练习术。

为了检测这套精神力分化练习术的效果,他找了200个精神力强度参差不齐的科研人员来做实验。

至于为什么不找一些大科学院之外的普通人,主要是赵小侯考虑到念力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肯定是要从大科学院开始。

并且大科学院里的科研人员,在精神力强度上,由于较为规律的练习内功,再加上在能量飞升之前,智商的加成,因而他们的精神力强度要比普通能量体强上很多。

再加上他们对计算机技术本身就更容易理解,这样一来,他们在念力计算机的构建上肯定是有优势的。

也更有利于念力计算机技术前期的普及。

这200个科研人员里,有学术成果众多的高、中、低级科学家,也有正在努力的各级研究员,除此之外,还有十多个在大科学院读研究生的硕士生,博士生。

并且他们的年纪也是老中青的阶梯结构。

当然,这个老中青的年龄结构是指他们能量飞升之前的年纪。

至于现在,大科学院里哪怕是最年轻的研究员,都有390岁了。

反倒是那十多个硕士生,博士生比较年轻,没到100岁。

他们乃是能量体第二代,他们的父母都是能量体。

因为大科学院里的硕士生,博士生是很少的,因为这400年来,整个大夏的能量体第二代也就只出生了几千个。

可谓是珍贵无比。

没办法,到现在为止大科学院负责这一块的项目组都没能解决能量体繁衍率极为低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