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主动权的强智能AI只能任由赵小侯搜刮信息。
很快,他就搜集到了足够的技术资料,经过2号智能AI整理筛选归纳之后,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念力计算机构建技术。
看完这套念力计算机构建技术之后,赵小侯也不由得为潘朵兰人的智慧而感叹。
不过下一刻,他也没有向上汇报,就开始按照这套念力计算机构建技术,尝试着以自己精神力作为材料来构建念力计算机。
要说,他这样没有经过批准且涉及到自身的实验,是不被允许的。
但考虑自己的首席科学家地位,赵小侯并不怀疑,如果自己向上汇报的话,上面的大佬们肯定会否定自己的实验申请。
而让其他科研人员来充当实验品,他感觉完全没必要。
他并不觉得这种实验会对自己造成多大的伤害。
再说了,向上申请汇报等到批复下来,耽误的时间太多了。
作为一个科学家,以自身作为实验品,他觉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实际上在能量飞升技术搞出来之后,大科学院里就有不少科研人员仗着自己是能量体,偷偷拿自己做一些实验。
像赵小侯这样的不在少数。
第一次实验,赵小侯是在运输舰里特别改造出来的实验室里进行的。
这个实验室虽说较之宇宙实验区的实验室要简陋很多,但该有的检测设备仪器都备齐了。
这个实验倒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设备仪器,赵小侯只是需要将自己实验的过程记录下来,以方便为之后的实验规则进行规范统一。
由于是第一次念力计算机构建实验,他没有去选择现在最先进的真光脑来构建,而是选择了蓝星时代都称得上古老的晶体管计算机。
毕竟相对于结构极为复杂的真光脑来说,晶体管计算机的结构就堪称比较简单了。
当然,要说更简单的计算机就是更古老的真空管计算机了。
但赵小侯觉得真空管计算机是没有必要的,以自己的精神力强度,直接构建晶体管计算机不算太难。
实际上,等到他平心静气,开始实验之后,才发现第一步就有点难度了。
而这第一步就是将先要将自己的精神力从一股整体的精神力分化为一根根的精神力细丝。
你构建的晶体管计算机由多少个晶体管组成,那么你就需要将精神力分化为多少根细丝,至于显示器,磁盘储存等等,倒不用精神力去构建了。
赵小侯想要构建的晶体管电脑需要800个晶体管。
这也是蓝星上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的晶体管数量。
因而他就需要分化出800根精神力细丝。
这分化精神力细丝,难度肯定是有的,但潘朵兰文明的科学家都能够做到的事情,对于赵小侯来说,也就是最初有点困难,但很快掌握技巧之后,精神力细丝分化起来就很容易了。
随着800根精神力细丝分化出来,赵小侯开始构建晶体管。
虽说数百年时间过去,他对晶体管的记忆都有些模糊了,但这并不影响他从数据库里调出以前晶体管的设计图。
第一个晶体管,只用了30秒时间就构建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