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机甲1型并不是完全适应所有任务的。
而单人武装原本的设计理念也不是让其充当全能战斗机器。
尤其是正面作战任务,这种任务一直以来都是由无人舰队担任。
而现在大夏的无人战舰数量极为庞大,担负这样的任务是没有半点问题的。
不管怎么说,三个月后,赵小侯等人就收集到了机甲1型足够的实战信息数据,也确定了下一代单人武装的研发方向。
说白了,还是专精隐蔽能力,机动能力,以及高爆发破坏力。
因而赵小侯很快就将5号机的研发方案给搞了出来。
而这次研发的重点就在于空间折叠技术,盖亚意识技术,空间折叠跨越技术以及光能剑技术。
说白了,赵小侯以后准备搞个体型更小的单人武装出来。
其更适应人体结构,体型缩小到2米。
因为大夏人类的体型一般都是在1米8左右徘徊。
2米体型的单人武装可以让人类能量体将其当成一件较为厚实的铠甲穿在身上,因而这就可以保证长时间的穿戴,甚至于可以穿着单人武装进行日常生活,享受美食,外出旅游等等。
当然,这种2米体型的单人武装,估计会在民间推广,让大夏老百姓使用。
而太空军所需要的机甲2型体型将会保持在2.5米左右。
这样是为了让机甲2型的持续力更强。
毕竟机甲2型是军用型号。
赵小侯也不想还单独去研发民用版本,因而在研发5号机的时候,就要考虑兼顾军用以及民用两个类型的技术问题。
两者的需要都会在5号机的研发过程里体现出来,但真正制造军用的机甲2型时,民用部分的考虑就被抛掉。
而等到制造民用版本时,军用方面的考虑也会被减弱不少。
毕竟民用版本的话,更考虑保证人类能量体的安全问题,而不是战斗的问题。
但不管怎么说,空间折叠技术必须达到单人武装内部空间全部压缩的程度,并且还要保证相关设备在空间折叠压缩之后还能够维持正常运转。
只有这样,单人武装才能够在小体型的限制之下,达到更高的性能。
要说这5号机的研发难度,在单人武装系列里算是最高了。
尤其是空间折叠技术,必须要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才能够完成赵小侯对5号机的技术要求。
但他这次却没有直接去空间折叠项目组,也没有去其它项目组,而是借了一架交通艇,准备回一趟蓝星,看望父母。
一是给自己放个假,其二就是让其他科研人员有成长的机会。
他也不可能任何时候都大包大揽,也得给年轻人们一些机会啊。
不然这些年轻人怎么才有机会成长起来?
毕竟这些年轻科研人员在能量飞升之后,练习了这么多年的内功,就成长起来的智商而言,他们已经比没有能量飞升的赵小侯高多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赵小侯感觉应该松松手,让他们自己去搞。
万一他们给自己一个惊喜呢。
这次回蓝星的主要目的倒不是赵小侯想要休假,而是他想要回去劝说老爹老娘申报能量飞升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