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田间星轨,工坊新声(1 / 2)

离开迷雾海,艾力克带着星轨图书馆的海螺,先去了大陆南部的农田。

这里的景象让他惊喜不已。田埂上,农夫们不再用锄头松土,而是握着一根顶端镶嵌着小水晶的木杖,轻轻一点,地面就泛起金色的星轨纹路,土壤中的能量自动流转,将养分精准地送到庄稼根部。田边的水车也被改造过,轮轴上刻着翡翠星的能量循环纹路,水流过时会带动星轨转动,既灌溉了农田,又滋养了土地的能量脉络。

“这是‘农耕星轨’,灵汐长老根据翡翠星的能量原理改良的。”一位正在田边休息的老农笑着说,他手里的木杖是墨痕用两界合金打的,轻便又耐用,“以前种十亩地累得直不起腰,现在二十亩地轻轻松松,庄稼还长得比以前好三成。”

艾力克拿出海螺,对着它吹奏了一段《星轨永流》。海螺立刻投影出翡翠星的海底能量循环图,老农看得连连点头:“原来这原理和海底的珊瑚虫造礁一样!都是让能量自己动起来,咱们只需要搭个架子就行。”

不远处的果园里,几个年轻学徒正在给果树“把脉”。他们用指尖的星轨印记触碰树干,就能知道果树缺什么养分——缺光的地方会浮现金色纹路,缺水的地方则是蓝色,缺矿物质的地方是黑色,对应着不同的星轨能量。

“这招是跟紫晶族学的。”一个扎着辫子的姑娘举起手中的记录本,上面画满了各种星轨纹路与病虫害的对应关系,“她们能通过祭坛感知星球的健康,我们就学着感知果树的健康,现在基本不用农药了,虫子都被星轨能量引到专门的肥田里,变成最好的肥料。”

艾力克看着肥田里忙碌的蚯蚓,它们的身体上竟也沾着淡淡的星轨纹路——这是能量被土壤吸收后,自然传递给了生物。他突然明白,所谓“平衡”,到了田间地头,就是让每一寸土地、每一株植物、每一个小生命都各得其所,形成良性的循环。

离开农田,他又去了墨痕的工坊。这里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有一个铁匠炉的小铺子,而是扩建出了十几间作坊,各族工匠在这里交流技艺,叮当的打铁声、能量的嗡鸣声、木材的刨削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墨痕正在一间新作坊里指导学徒锻造“温控星轨”。这是一种能自动调节温度的金属片,一面刻着赤红星的火焰纹路,一面刻着白晶星的冰晶纹路,中间用碎星之带的合金连接,能根据环境自动切换能量,既不会让食物冻坏,也不会让其变质。

“这玩意儿在翡翠星卖疯了!”墨痕抡着锤子,将一块通红的合金敲打成薄片,“浪涌说他们的海底仓库以前总担心食物腐烂,有了这东西,能存半年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