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五行山下的岁月格外漫长。
这一日,顾阳又来到了五行山下看望悟空,并给他带来了一些酒菜瓜果。
待悟空吃饱喝足之后,顾阳取出一本《清静经》,开口道:“我也不能每日前来看你,你在这山下若是实在无聊,不如读读经书,静静心。”
孙悟空摇了摇头:“那些劳什子经书,枯燥得很!俺老孙听师父讲经都能睡着,何况自己读!”
顾阳不以为意,翻开经书,轻声诵读起来。他的声音平和舒缓,字字清晰,却又蕴含着玄妙的道韵,似乎在讲述万物运行的法则,天地之间的至理。
起初,孙悟空还多少有些耐不住性子。渐渐的,他却听得入了神,逐渐沉浸其中。想
当初,悟空在灵台方寸山只做了七年的功课,便开始修行神通法术。靠着非凡的天赋根骨,快速练就了一身本事。但心性却多少有些跟不上,以至于太过冲动胆大,闹出了那许多祸事。
如今,孙悟空一身法力神通都被封印,就连元神之力也被镇压。正好可以诵读经书,修身养性,提升一下心性境界。
读罢一章,顾阳合上经书:“今日就到这里。你若有疑问,便先记在心中,待我下次来时再来问我。”
说罢,顾阳也不停留,收拾了一下碗筷,便直接离去。
待顾阳走后,悟空闲来无事,想起顾阳之前诵读的经文,便静下心来,在心中默默诵念,心境竟然越发平和。
不久之后,当顾阳再次到来之时,孙悟空便开口问道:“仙长,道经中常言“上善若水”,以前我总觉得,这水有什么好的?遇方则方,遇圆则圆,毫无骨气!上次听了你读的经文,这些时日我也想了很多,又有了新的感悟……”
听完悟空的感悟,顾阳满意的点点头,微笑道:“水至柔,却能穿石破岩;水不争,而万物莫能与之争。你神通广大,性格刚强,却也更要明白以柔克刚的道理。天地间的大道,不止在经书之中,也在天地自然之中,更在于日常的一言一行。”
孙悟空若有所思。
等顾阳再次到来之时,孙悟空便主动问起经义。二人一问一答,时间过得飞快。
读完了《清静经》,顾阳又挑选了一些儒道佛三家经典,带来给孙悟空诵读。这些经典,有些讲的是打坐修行、磨练心性,有些讲的是为人处事、世事洞明,有些讲的是农田水利、医术药理,有些讲的是人文典故、历史故事。
到了后来,无论顾阳讲什么,悟空都能有所领悟,触类旁通。
有时,顾阳不读经,只是抚琴。琴声悠扬,回荡在山谷间,引来飞鸟驻足,走兽静听。孙悟空闭目聆听,心中的躁动渐渐平息。
五行山下的漫长岁月,也因这些探望而不再难熬。
孙悟空也早已经将顾阳当做了最可敬的良师益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不知不觉间,数百年光阴匆匆而过。翠虹谷中风光依旧,五行山下几度春秋。
这一日,翠虹谷孔雀台上空忽然汇聚起漫天霞光,金色火焰冲天而起,将半边天空染成绚丽的金红色。在那无边火焰之中,一只孔雀浴火盘旋,羽翼逐渐延展,色彩越发绚烂。
啼鸣清越,穿云裂石,响彻天地。
不知过去多久,随着那火焰逐渐散去,空中盘旋飞翔的那只孔雀,身上披上了万道霞光,仿佛化作了一只羽披五色、尾曳流光的神鸟凤凰。它振翅高飞,周身环绕着璀璨的光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