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妙舞清歌,果然不同凡响。”
那杏仙歌舞作罢,转头看向顾阳:“月照幽林净尘埃,仙客遥从云外来。 暂借清歌询大道,且托舞袖问玄胎。 莫言草木根性浅,亦向碧霄盼莲台。 但得一朝甘露渥,灵枝亦可映三台。
仙长云游四海,见多识广,不知小仙此舞……可能入得法眼?我等山野精灵,苦修多年,前路茫茫,敢请仙长指点一二迷津?”
顾阳持杯沉吟片刻,视线掠过杏仙那含羞带怯却又满怀期盼的娇容,又扫过十八公、孤直公等树精。他如何不知这杏仙此问,歌舞评鉴为表,探问前路为里,其中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情义。
顾阳放下酒杯,微微一笑,声如清风拂过山林:“仙子舞姿曼妙,歌韵清奇,暗合自然生发之理,已得草木精灵之妙谛,甚好。万物生灵,各有其道。道不在外,而在于内,在于心中方寸之间……”
听闻顾阳之言,那十八公忍不住道:“仙长境界高远,我等钦佩。既蒙仙长不弃,可否再开茅塞,为我等详解一番大道玄机,亦不负今夜良辰相会?”
顾阳颔首,朗声开讲,所说所言也并不深奥晦涩,而是从草木根本说起,谈四季轮转之机,论日月精华采撷之法,说如何由精怪之身淬炼灵性,如何避劫趋吉,如何将自身修行与山川地脉相合,最终超脱本体束缚,窥得天道真容。
他口吐真言,字字珠玑,周遭竟隐隐有清光缭绕,地涌灵泉虚影,天坠光华如雨。诸树精与杏仙听得如痴如醉,只觉往日修行中诸多滞涩处豁然贯通,纷纷现出部分本体原形——松柏摇曳,竹影婆娑,枫叶灼灼,杏花纷飞,贪婪地吸收着这难得的道韵法理。
待到东方微露鱼肚白,晨曦将现,顾阳讲道之声戛然而止。一群草木精怪都如大梦初醒,意犹未尽。
顾阳起身,掸了掸青衫上并不存在的尘埃,笑道:“缘起则聚,缘尽则散。诸位得天独厚,望好自修行,他日或有再会之期。”
言罢,不待众精怪挽留,顾阳飞身落在了辟水金睛兽的背上,冲天而起,片刻间便消失在茫茫云海中,端的是来去无踪,潇洒绝伦。
下方林地中,十八公、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乃至杏仙,皆久久凝视着顾阳离去的方向,躬身长揖不起。
空气中,只余下顾阳最后的话语和那浩渺的道韵缓缓消散,以及一缕若有若无的、逍遥自在的清歌余韵,仿佛还在林间回荡:“但留正气满天地,自在逍遥万万年……”
离开荆棘岭,顾阳继续西行。没过多久,便见前方群山之中有一处温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