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良性竞争(1 / 2)

俞飞红出山,执掌杨蜜工作室首部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消息,迅速在圈子里传开。

这个组合,颇有些耐人寻味。

一方是风头正劲、野心勃勃,手握顶级资源的新生代花旦兼制作人。

另一方则是沉寂两年、曾以艺术追求着称,且背景深不可测的学院派导演。

她们的联手,立刻引发了业内外的诸多解读。

“杨蜜可以啊!居然能把俞飞红请出来了!”

“有俞飞红坐镇,这片子的质感算是稳了,起码审美上不会出错。”

“别忘了俞飞红那背景……杨蜜这步棋走得妙,既找了导演,又找了座靠山。”

圈内人议论纷纷,大多带着几分看好戏和审慎的乐观。

俞飞红的家世背景,在这个层级圈子里并非绝密,只是大家心照不宣,很少摆在明面上谈论。

杨蜜能请动她,无形中为自己和项目镀上了一层神秘且坚固的保护色。

这股风,自然也吹到了正在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做前期准备的刘施施耳中。

她也是跟林玉芬导演讨论剧本时,听对方随口提起的。

林玉芬语气中带着一丝赞叹:“蜜蜜这次找的导演倒是别出心裁,俞飞红可是出了名的要求高,能让她点头,看来叶总给的那个本子确实打动了她。”

刘施施正在泡茶的手微微一顿,清澈的茶水注入白瓷杯中,氤氲起淡淡的热气。

脸上依旧是那副恬淡如菊的神情,仿佛只是听到了一件寻常小事。

“俞导确实很有才华,《爱有来生》拍得很美。”刘施施将一杯茶轻轻推到林玉芬面前,语气平和,听不出什么波澜。

刘施施端起自己那杯茶,轻轻吹了吹气,眼睫低垂,掩去眸中一闪而过的微光。

杨蜜请动了俞飞红,她并不觉得意外,也并未感到多少压力,更谈不上嫉妒。

在刘施施看来,这不过是各自选择了适合自己项目的道路罢了。

而且,俞飞红毕竟有过票房失利的前科,市场号召力是个未知数。

而她刘施施选择的《那些年》,风格清新纯爱,更需要的是对青春悸动的精准捕捉和细腻呈现。

在这方面,她对自己和团队充满信心。

“林导,”刘施施抬起眼,看向林玉芬,嘴角噙着一丝温柔而自信的笑意,“我觉得,李国立导演虽然以电视剧见长,但他的叙事功底和对情感的把握,未必不能驾驭电影。而且,就算李导那边档期不合适,不是还有您吗?叶总将《失恋三十三天》交给您,不正是对您的信任么?您对都市情感和青春题材的掌控,我可是放一百个心的。”

她刘施施这话说得委婉,却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她不认为自己在导演选择上输给了杨蜜。

话题便就此揭过,两人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那些年》的剧本和选角上。

刘施施的心态依旧平稳,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也明白叶辰将不同的项目交给她们,本就是希望她们走出不同的路子。

良性竞争可以,自乱阵脚就没必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