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沧州瀛海公园(1 / 2)

暮春时节,惠风和畅,顾倾城与陈晓阳二人,再次携手踏上了沧州瀛海公园的青石板路。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新绿,在地上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不知名野花的淡淡芬芳,夹杂着远处湖面微腥的水汽,一切都还是记忆中的模样,却又似乎因这重逢而更添了几分温婉。

他们并肩走着,脚下的路蜿蜒向前,两旁的垂柳依依,长长的枝条如少女的发丝般垂落,偶尔有调皮的柳枝拂过顾倾城的脸颊,引得她微微侧首,唇边漾起一抹浅笑。陈晓阳看着她,目光温柔,仿佛要将这眼前的景致与她的笑靥一同镌刻在心。

“记得上次来,还是去年秋天,”顾倾城轻声开口,打破了这份宁静,“那时候银杏叶黄得正好,铺满了这整条小径,踩上去沙沙作响。”

陈晓阳点头,思绪也随之飘远:“是啊,你还捡了几片形状最完整的夹在了书里。”他记得清楚,那本书是她常看的诗集,如今想来,那金黄的银杏叶,倒也成了诗页间最美的点缀。

说话间,他们已行至湖边。瀛海公园的湖并不算大,却也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湖面上,几只野鸭正悠闲地游弋,时而将头扎进水里觅食,时而扑腾着翅膀,激起一圈圈涟漪。远处的湖心亭隐约可见,有三三两两的游人凭栏远眺,或是低声交谈,构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的画面。

岸边的石凳上,有老者在悠闲地垂钓,鱼竿静立,鱼线垂入水中,仿佛与这湖光山色融为了一体,透着一股与世无争的淡然。孩子们则在不远处的草坪上追逐嬉戏,清脆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洒满了公园的每一个角落,为这宁静的午后增添了无限生机。

顾倾城与陈晓阳寻了一处僻静的长椅坐下,并肩望着眼前的湖光春色。无需过多言语,彼此的陪伴便是此刻最安心的慰藉。微风拂过,带来了远处隐约的花香和鸟鸣,时光仿佛在这一刻放慢了脚步,静静地流淌。他们知道,这样的时光或许平凡,却是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片段,一如这瀛海公园的景致,不张扬,却有着让人安心的美好。

秋日的晨光,如同融化的金子,温柔地洒在沧州南大港湿地的每一寸土地上。顾倾城和陈晓阳并肩站在新修的观景木栈道起点,望着眼前这片比记忆中更加辽阔、更加生机勃勃的湿地,眼中都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时隔三年,他们又来到了这里。不同于往昔的是,如今的南大港湿地,经过精心的生态修复与扩展,愈发显得广袤无垠。曾经的沼泽地边缘,如今延伸出了大片新的芦苇荡,风吹过,绿浪翻滚,发出“沙沙”的悦耳声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湿地的新生。

“你看,”顾倾城指着远处一群掠过水面的白鹭,声音里带着一丝雀跃,“比以前更多了!它们的羽毛在阳光下好白啊。”

陈晓阳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群白鹭体态轻盈,时而振翅高飞,时而俯冲捕食,在湛蓝的天空与澄澈的水面之间,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是啊,”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水草的清新,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荷香,“这里的生态环境真是越来越好了。记得上次来,栈道还没这么长,很多地方都没法深入。”

他们沿着蜿蜒的木栈道缓缓前行,脚下的木板发出轻微的“咯吱”声,与周围的自然声响和谐地融为一体。栈道两旁,是密不透风的芦苇丛,高达数米,将他们轻轻环抱。偶尔有几只调皮的麻雀从苇秆间窜出,叽叽喳喳地叫着,又迅速没入另一丛绿意之中。

湿地的水面,像一面被打碎了的镜子,波光粼粼。清澈的水下,偶尔能看到小鱼小虾欢快地游过,留下一圈圈涟漪。几只野鸭悠闲地浮在水面上,梳理着羽毛,对过往的游人毫不在意,尽显生命的自在与安然。远处,一片片开阔的水域上,点缀着丛丛睡莲,粉色的、白色的花朵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艳。

“没想到扩展之后,景观更丰富了。”陈晓阳感慨道,他看到不远处,几位摄影爱好者正举着“长枪短炮”,专注地捕捉着湿地精灵的灵动瞬间。还有三三两两的游客,或漫步,或驻足远眺,脸上都洋溢着轻松惬意的笑容。

顾倾城停下脚步,倚靠在栈道的栏杆上,眺望着远方水天相接的地方。那里,水鸟翔集,渔舟点点,构成了一幅绝美的江南水乡画卷,却又比江南多了几分北国的辽阔与豪迈。“是啊,”她轻声回应,“这里不仅是动植物的天堂,也成了我们放松心情,亲近自然的好去处。能看到这样的景象,真好。”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顾倾城和陈晓阳相视一笑,继续沿着木栈道向湿地深处走去。他们知道,这片被精心呵护的湿地,正以它最迷人的姿态,迎接每一位热爱自然的访客,也见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他们期待着,下一次再来,这里又会绽放出怎样的新颜。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顾倾城和陈晓阳这对好朋友,时隔几年,又一次兴致勃勃地踏入了位于河北沧州市的吴桥杂技大世界。对于他们而言,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像是一个充满了奇幻色彩与儿时记忆的魔术匣子,每一次打开,都能收获满满的惊喜与赞叹。

刚一进园区,那股浓郁的江湖气息便扑面而来。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锣鼓声,还有游客们不时发出的阵阵惊呼与喝彩。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股紧张刺激又带着点泥土芬芳的味道。顾倾城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晓阳,你还记得吗?上次我们来看那个‘上刀山’,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陈晓阳笑着点头,目光早已被不远处一个正在表演“吞剑”的艺人吸引:“当然记得!这里的每一个节目都让人过目不忘。走,我们先去哪个场馆?我听说‘江湖文化城’里最近新添了几个绝活!”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朝着人声鼎沸的江湖文化城走去。沿途,各种杂技小摊位前围满了人:有灵巧的小丑在派发气球,有变戏法的老者在展示着“空碗来酒”的神奇,还有少年们在进行着惊险的“顶花坛”表演,那五彩斑斓的瓷坛在他们头顶、肩上、手臂间灵活地转动,仿佛有了生命一般。

顾倾城忍不住停下脚步,拿出手机拍下这精彩的瞬间,嘴里啧啧称奇:“这些孩子们真是太厉害了,这得练多少年才能有这功夫啊!”

陈晓阳也看得入神:“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吴桥之所以被称为‘杂技之乡’,靠的就是这份传承和苦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