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6(2 / 2)

“现在藏珑匣的结构都摸清楚了吗”叶韬一边仔细地看着藏珑匣,对照着别人绘制的图样,对照着那些按照各种资料整理出来、假想出来的结构图,一边问着索庸。

这些天里,索庸没少来这里研究这东西。作为叶氏工坊的二师兄,他手底下的功夫和脑子里的各种精巧构思毋庸置疑,只是他表现得最多的不是自己技艺上的专长而是他出类拔萃的管理能力。这一次,索庸可是将藏珑匣当作验证自己能力的机会,下的功夫着实不小。

“怎么可能,现在充其量也就是明白了那些防止别人硬是破开匣子的机关罢了。最让觉得头痛的是双重的匣子外壳,夹层里不知道藏的是什么液体。要是硬是破开盒子,触动了这个,可就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了。”索庸耸了耸肩,这幅表情,也看不出他到底有多担心。

“师兄,这个如果只是这样,你早动手了吧。”叶韬笑着说。

“嘿嘿,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直接从外壳上下功夫,钻孔,然后将里面的那些液体引出。然后再逐步将两层外壳剥离。虽然这么做繁琐了点,但却是最稳妥的方法。藏珑匣类似的东西虽然在锁芯上下了很多功夫,但材料本身却算不上太坚固。虽然看起来非金非石的,比较特别,但也不过是陨石碎片淬炼出来的材料而已。这些日子,王宫内也拿出过一些东西来比较,材料的硬度虽然高,但相比于我们现在的金刚石钨钢钻头,也算不得什么,最多也就是进展慢一些。只是我顾虑的是,这样一弄,匣子是打开了,里面的东西应该大致无恙,可这个威名赫赫的藏珑匣却不免被弄成了十七八块。是不是显得出我叶氏工坊的手段先不必说,光是这个藏珑匣,就有些可惜了。”索庸娓娓道来,又补充道:“前几日我向陛下面陈。陛下倒是没有反对把这盒子拆了,但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说是等你回来再说,如果能够不拆掉盒子,那是最好。”

叶韬仔细想了下之后说:“师兄,你是有什么办法了吧”

索庸点了点头,拿起一份图纸,手指在图纸表面滑动着,说:“你看这是根据各种情况,目前总结出来,这个藏珑匣的结构。在工坊里,我甚至按照这个结构图让手下的技师们仿制了一些出来。主要就是用来测试各种破解的方式。如果用刚才的直接破解方法,虽然不知道藏珑匣的具体结构,但还是有办法破解类似的东西的。至少在工坊里我做到了。而藏珑匣,或许当年的确是无可攻破,但现在却不是了。至少,那么多年下来,藏珑匣的机件有些地方不太牢靠了。”

索庸在图上点了点,让叶韬注意着看。“你看这里,这个应该是钥匙的插簧位置,我用探针试过,里面只有一个小的拨杆。就是这个拨杆,连接一个小的计时装置。当钥匙启动完第一轮之后,这个计时装置就开始生效,如果不在一定的时间内打开内芯的第二重锁,就会把第二重钥匙孔封闭,然后产生一个小小的推力,刚好把钥匙退出来。”索庸的语气有些兴奋:“如果是真的进行解锁,光是这个小机关的设置就很头痛了,但是,这个小机关现在时灵时不灵。我想,直接灌入胶水或者油脂,彻底糊上这个机关,不让它生效。这样,不管怎么进行破解,至少时间不会受到限制。”

索庸接着说:“这些天我反反复复地解锁装锁,倒是有了几分心得,藏珑匣就那么大,里面存放的东西又多,锁芯的空间其实很小,也就是说内部的机件排列很有规律。藏珑匣虽然难破解,但重复试多少次都不会将里面的东西损坏,现在对锁芯的结构已经有了些认识。我觉得,大可一试,用探针将内芯的锁一层层拨放到位,然后就用这把探针当作钥匙开销,至于以后,也可以按照这些探针的排列,来制作藏珑匣的钥匙。只怕到时候没有那个必要了。”

第三集第277章 于无声处

叶韬终于同意了索庸的方案,虽然这个方案还是有很多冒险的地方,但的确是能够安全无损地打开藏珑匣的正常的方法。但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在破解内芯的时候盒子夹层里的液体注入盒子开始侵蚀文档,或者是还有什么别的机械性破坏文档的方法,叶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做应急措施。同样,为了能够顺利打开藏珑匣,很多必要的准备工作也是很重要的。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要为开锁的工作创造一个和外界声音环境几乎完全隔绝的空间,让开锁的人能够靠着各种各样的监听设备,将匣子里的机件的最细微的刮擦、碰撞声都能尽收耳底,来作为破解这个匣子的依据。

这个场所倒是不难找,正在进行紧张施工的丹阳大剧院的演出大厅基本工程已经竣工,正在进行内部的装饰工程。这个大厅采用了迄今为止最全面周到的隔音措施和内部声学设计。

演出大厅的地面是柚子木上再铺上了长毛绒地毯,尊贵非凡,而在柚子木地板下面则是和周围四面墙面材料一致地超级奢侈的多孔吸音水泥和石材构件的基础。现在这个时空,自然是没有泡沫啊、多孔纤维之类的东西来给叶韬用的。但作为一个设计师,在这个项目上他有一个别人无法企及的便利之处:不惜工本。于是,叶韬在设计之初就弄出了一种将碎珊瑚掺进水泥,所制造出的一种密度极轻、孔径极多、有极为明显的吸音效果的多孔材料。虽然碎珊瑚的价值和那些一棵棵的被当作财富象征的珊瑚树有着很大的距离,但那么大批地采集碎珊瑚同样是个让人觉得头皮发麻的工程。

不消说,这种水泥块是很不结实的,而叶韬自然也不会将这种东西用来承重,仅仅是当作在石材、钢质框架中间填充着的笨重的吸音材料而已。而演出大厅的天花板,则悬挂了锦缎的帷幕、然后还悬挂了两层棕丝的编织物。这些东西和这个时空第一代瓦楞薄片钢材结合起来,隔音效果也十分出色。之所以天花板没有采用厚重的吸音结构,一方面是因为大剧院的结构不允许,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演出大厅的天花板是悬挂在内部的结构件上的,和外界的声响没有太大的关系。

演出大厅的装饰工程里,在四周墙面上贴一层薄薄的海绵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完成。不过,现在的演出大厅,已经能让人感觉到仿佛是另一个世界了。在演出大厅内部不进行施工的时候,不管大剧院整个工程外面进行得多如火如荼,只要走进演出大厅蜿蜒成蛇形,设有三道隔音门的通道进入大厅,都能感觉到外面的喧嚣被远远抛在了身后,只有非常非常仔细地听才能捕捉到若有若无的一丝声音。

当叶韬为了测试,下令整个大剧院工地放假一天的时候,演出大厅更是寂静得有些可怕。叶韬还特意找了一根针,在舞台中心抛了下去。而这枚针落地的声音,清晰地传到了当时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