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4(2 / 2)

谈玮馨摇了摇头,说:“那可不见得。一人穿越,鸡犬升天啊。如果不是跟着你,还泡在叶氏工坊、血麒军干了那么久,他现在可就不是如今这样了。还有索铮他们一大帮人呢。重要的是能学到在别的地方学不到的东西啊。鲁丹现在年龄也不大,将来大有可为,自然是想要跟着你的。我这边就不行了,没有那么旺盛的精力。除了林成则在官场里混得很得意,其他都在商场上混着呢。”

叶韬犹豫了一下,问:“陛下真的决定让玮莳跟我们一起去云州住一阵吗”

谈玮馨说:“那是我们说服未果的情况下啊,不过,基本上就是这样了吧,小丫头可不是那么听劝的。反正,不管小丫头怎么样,也不管鲁丹是不是真有其事,反正鲁丹恐怕将来是别想踏入云州半步了。按照父王的性子,估计会把他弄到远一些的地方。比如宜城。”

叶韬的脸拧了一下,一副为难的样子。他倒是有些相信谈玮莳并没有真的爱上谁,而只是和父亲闹别扭,就像是谈玮莳自己所说的。而其余的一切都是巧合。但是,这个巧合,似乎谈玮馨要负很大的责任。当文抄公是每个穿越者的责任,一个姐姐抄点诗词什么的为妹妹壮胆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只不过和某穿越去唐朝的好男人成批地抄、有规模地抄了准备当作家族遗产有的一拼而已。但造成这样的误会,可就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了。偏偏现在还没办法解释这样的事情言为心声,是啊,要是谈玮馨供认了这些诗词实际上是她“写”的,麻烦也不会比现在的小多少。而到时候,毫无疑问地还得把他牵连进去。文抄公不是那么好当的。抄以前一定要注意前因后果要注意诗词里隐含的各种意义

“不过也算可惜吧,反正去路桥司鲁丹也没什么事情可以做,到头来还不是把他扔到工坊那里去给钱顺当下手他如果被发配去宜城,也算是很个照应。这么说起来,彭总督终于要高升了”

谈玮馨的脸上出现了一抹极为复杂的微笑。在她看来,彭德田的升迁只是很小很小的事情。她饱含神秘意味地说:“你怎么知道你还能呆在路桥司呢”

叶韬看着谈玮馨,毫无疑问,谈玮馨知道一些他还不知道的事情。

第三集第189章 述职

在和谈玮莳谈了几次都没什么结果的情况下,叶韬也就接受了谈玮莳不得不跟着自己一行回云州去的事实。在叶韬看来,谈玮莳虽然有些不快,但还是极为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可就有些不妙了。听得谈玮莳要去云州“游玩”,虽然已经成为谈玮然的妻子,却一点没有稍减其洒脱率性的个性的戴兮,自告奋勇地表示可以给谈玮莳当向导,并且立刻开始安排起回云州的各种事宜。谈玮然对于这个美丽的妻子,是十分宠溺的,由于他现在身上并没有什么别的职务,他犹豫了一阵,表示也想去云州看看。而谈晓培居然一口答应了下来。

不管是谈玮然和戴兮夫妇,谈玮莳还是叶韬谈玮馨等人,都在积极地准备去云州,但何时启程,却还没有定下来。他们都在等待,等待徐老将军的归来。就在叶韬回到丹阳的那天,谈晓培就发出了信,召云州经略使、左将军徐景添回朝述职。

老将军已经十分完美地完成了东平的云州战略的第阶段,他整顿了云州境内的全部武装力量,将原先铁云骑、各族族兵、各地驻防军和那些屯田军、按照服役年限退伍但随时等待临时征召的各级军力进行了完整的整编,并且开始在云州的军务体系里融入云州部族的骑军力量。

按照戴云原先的说法,云州的确有随时召集二十万都不止的各级军力,但经过老将军的整顿,将这个数字削去了一半都不止,老将军将那些在云州战役前后,被戴家顺手消灭掉的那些投降派骑墙派的家族所拥有的田产。全部收归云州经略府,然后一道“颁田令,将这些产业交给了裁汰下来的士兵。士兵们和士兵们的家庭暂时实行的是准军事的屯田方式,他们组成了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军事农场和军事牧场。所有农场都保持三分之一以下的人进行低强度的军事训练,侧重于物资输送配给方面的训练。这些分散在云州各地的农场和牧场的所有权,将在之后十年到二十年内逐步交给云州荣军会,这些军事产业的人口总休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在这些农场和牧场里生活的人,将来的生活都会有农场和牧场。由云州荣军会来保障。而在这些产业里长大的孩子,从小就接触比较浓厚的军事和准军事环境,熟悉军队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会是相当不错的兵源。这些孩子长大后,如果选择从军的道路,他们以后也可以将自己的家庭带入农场或牧场,而从事其他工作的,则需要离开。离开也只是一种选择而已,虽然云州目前仍然是一个准军事的体制,但叶韬那天马行空的布置之后,云州经济已经在各地客商的各种采购,投资兴建产业的过程里,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态势。只要肯卖力气,肯吃苦耐劳,肯专心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就不会有饿死的可能。暂时由戴世葵在掌管着的云州荣军会,对这部分从军事体系中分流出去的人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为其中不少人都推荐了相当不错的工作。由于云州今后将在非战时情况下严格实行独子免征的情况,实际上相当多人都会流入各种产业。其中不乏心灵手巧的人,光是戴世葵前后推荐给钱顺,参与到叶氏工坊云州分部的厂房的建设和开始接受初步培训,准备以后转告当工匠的人,就有不下千人。

这部分只是退伍军人而已,徐老将军考虑了云州各方面在为军队提供各种服务的人,采取了不同的措施。那些提花粮食、药品、木材等等基本物资的机构,老将军征询了那些家族或者村落的负责人的意见之后,一刀切地实行了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大家以后都可以平等地参与云州军事采购的竞标,但云州军方不再向他们承诺购买额度。虽然听起来有些可怕,但这些基本资材中间有相当多的云州特产,到了东平的其他地方,哪怕到了天下任何地方,都不愁销路。至于那些一直以来兢兢业业种粮食卖给戴家,让戴家有粮食养军队的农民和村落就更不愁了,云州在战后,在努力裁军的时候却因为大量的客流涌入,粮食需求量增长了大约一成,价格则上浮了约百分之三那些各军队挂勾的工匠,徐老将军则分不同情况进行了处理。那些军械工坊全部停产,由工部派出官员进行清点核查,检视各个公有或者私有的工坊的生产水平,而这些军械工坊的工匠们则由云州经略府暂时发给补贴,进行超大规模的培训而这部分的培训,已经成为正在转轨中的叶氏工坊培训部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张单子。那些皮具、军服之类的作坊,如果能够通过核查,质量合格的将很快拿到来自东平兵部的订单东平的军队也有大量的换装需求,而东平虽然在其他方面的工艺相当精湛,但在皮革鞣制,在皮具制作方面毕竟因为缺乏大规模的畜牧业的支持,水平很成问题,云州生产的以马具、皮甲为主的产品,将很快用于代表东平的军队。虽然东平的主战军队已经决定将来尽可能使用金属为主的护甲,但各地城防军地还是需要大量的皮甲之类的东西的。随着老将军玩了这么一手,裁军不但没有让云州的生产陷入萧条,反而越发地红火起来,光是兵部的大批订单就足够云州现在还是以中小作坊为主的生产体系忙活上半年一年的。

其实,这些安排和老将军整备军队,保障云州安全的核心责任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老将军却采纳了多方的建议,让这些有利于云州安定的举措一项项落实,不但保证了云州百姓的安居乐业,保障了退伍军人和他们的家庭的生活,还为将来留下了极大的改革余地。老将军不太懂经济,也不想装作很懂。他要做的就是暂时保障而已。之后自然会有合适的第二任云州经略使来处理这些问题。

而老将军在他的核心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