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勇听着他们吹牛逼,心里一阵烦躁,却又不好戳破——毕竟在小弟面前的面子不能丢。
他不耐烦地踹了一脚旁边的板凳,呵斥道:“行了!都别他妈吹了!
正事要紧!老三,趁现在没人,赶紧去家里拿个瓷碗来,动作快点!别磨磨蹭蹭的!”
“好嘞大哥!”老三李大奎这会儿也缓过了神,刚才被张大龙吓得打哆嗦的劲儿全没了,拍着胸脯应了一声,先掀开帐篷帘缝偷瞄了好几眼,确认四周没有张大龙的身影,才猫着腰快步跑了出去,脚步慌乱却不敢耽搁,生怕被张大龙突然折返撞见。
其他小弟见状,也渐渐放松下来,又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只是说话时都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眼神时不时往帐篷外瞟,那副怂样,哪里还有半分平日里在镇上横行霸道的气焰。
李大勇看着手下小弟那副怂样,狠狠叹了口气,心里暗骂:他妈的,要不是为了靠这些废物撑场面,老子才懒得带他们玩!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在大党镇,有点本事的都被张大龙笼络走了,剩下的这些小弟全是张大龙看不上的歪瓜裂枣,想跟张大龙混没门路,才凑到他这儿来。
提及张大龙,李大勇恨得牙根发痒,却又不敢有半分异动。
上次去县城找拜把子大哥三清子,还被狠狠警告:“在大党镇见了张大龙绕着道走,敢惹他,不用别人动手,我先收拾你!”
想到这,他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这狗屁大哥不光帮不了他出头,还往他头上套紧箍咒!
他使劲攥着拳头,脑子里翻来覆去想治张大龙的招,可想了半天啥也憋不出来——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连字都认不全,能有啥能耐?
这些年他在镇上耀武扬威,全靠耍无赖。
这年头老百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给他仨瓜俩枣就当喂狗,没人愿意跟他硬碰硬。
自从张大龙不混江湖,他才又蹦跶起来,带着俩兄弟和七八个小弟,十来号人看着唬人,实则没胆办大事,顶多偷鸡摸狗。
办过最大的“案子”,就是前几天把钱老二家的驴牵走了。
可那驴现在还在野外搭棚子拴着,他压根没敢卖,就怕钱老二报案——真报案了,他立马就得把驴偷偷送回去,也就这点出息。
说白了,就是镇派出所的公安没给他动真格的,要是真动起真格来,他连个屁都不敢放。
张大龙正提着两只大鹅在牲口市里转悠,一边打量着栏里的牛驴,一边饶有兴致地看着两帮买牲口的人——他们把手藏在袖子里,指尖在袖筒里偷偷比划,看得他直觉得新鲜。
他压根不懂这“袖里乾坤”是咋论价、咋说数的,站在旁边看了好一阵热闹。
“龙哥!龙哥!”
清脆的喊声从身后传来,张大龙回头一瞧,只见赵阳、赵虎兄弟,还有刘阳、刘旭等人正快步朝他走来。他笑着迎上去:“你们咋寻到这儿来了?”
赵阳喘着气,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龙哥,我们想着喊你一块来赶集——你之前不是说过,赶集要是碰上李大勇他们一伙,就趁机把他们办了吗?
没想到你没在家,打听了一圈才知道你来了镇上,我们急匆匆赶过来,找了好几圈都没看着你的人影。
刚巧碰见你家大娘,才知道你去马戏团那边了,又跟门口售票的小伙子问了问,知道你没进去,转头来牲口市了,这才赶紧往这儿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