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五年末,江河和老隋他们来时无声,走的悄然。
巡警王守义要不是的的确确拿到了200块大洋,还以为这些日子做梦一样:
才进五月,天气已经闷热得让人透不过气来。东单大街上,槐树叶子蔫蔫地垂着,连知了的叫声都有气无力。
王守义下班时,太阳已经西斜。他习惯性地绕道东单牌楼,这里的日侨商店比中国店铺还要多。霓虹灯闪烁间,尽是日文招牌,恍惚间让人以为置身异国。
这天傍晚,牌楼下格外热闹。一群日侨正在举行什么庆祝活动,张灯结彩,酒气熏天。穿和服的男人举杯高歌,歌声刺耳难听。王守义眯起眼睛,在人群中认出了几个\"老熟人\":山田洋行的掌柜正举杯畅饮,身边是\"东亚药房\"的铃木三郎。更让他注意的是,那个经常带头闹事的浪人头目小泉一郎也在其中,此刻正与山田把酒言欢。
这三个人,一个看似正经商人,一个暗中贩毒,一个明着行凶,此刻却亲如兄弟,举杯共饮。
王守义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背窜上来。他忽然明白了:这些看似不同的人,实则是一个整体!商人是耳目,毒贩是软刀,浪人是硬刀,各司其职,却又默契配合。
\"老王,看什么呢?\"卖烟的小贩凑过来,低声说,\"今天是他们的什么'天皇诞辰',闹腾一下午了。\"
王守义沉默不语。他看着那些醉醺醺的日本人,忽然注意到一个细节:虽然他们看似醉态百出,但每个人的眼神都异常清醒,时不时警惕地扫视四周。
\"这帮孙子,装醉呢。\"王守义暗自骂道。
更让他心惊的是,他在人群中看到了几个熟悉的中国面孔——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此刻正赔着笑脸给日本人敬酒。
\"完了...…\"王守义喃喃自语,\"这帮汉奸……\"
腊月,寒气透人骨髓。夜幕降临,他的屋里没有一丝暖和气意。王守义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子夜时分,远处突然听到有人敲窗户:“老王,来‘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