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0章 掺和(1 / 2)

短暂的沉默后,孙哲文抛出了另一个关键问题:“好,过去的事先放一放。赵老,以你当年的判断,南洋公司撤资,县里高价回购股份,这件事,最终是县里赚了,还是亏了?”

赵德海浑浊的老眼悄悄瞟了孙哲文一下,揣摩着他的意图,然后用一种非常肯定的语气回答:“这当然是县里赚了!毫无疑问!您想啊,回购之后那两年,锂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是供不应求,价格节节攀升,利润非常可观!要不是后来市场波动……这绝对是笔划算的买卖!”

孙哲文没有反驳,而是直接丢出了一个具体的数据问题,如同投下了一颗炸弹:“赚了?那我问你,回购股份的那一年,也就是县里实际支付给南洋公司两千万的那一年,锂业公司的年终财务报表上,最终是盈利还是亏损?请注意,是算上这两千万回购成本之后的最终结果。”

赵德海明显愣了一下,脱口而出纠正道:“不是一千万吗?南洋的投资额就是一千万啊?”

孙哲文摇了摇头,清晰地解释道:“南洋公司承诺的投资额是一千万,但他们实际并未足额出资。而县里为了回购他们那部分几乎没有实际投入的‘股份’,最终支付了两千万。这一来一回,县里的实际净支出就是两千万。我问的是,计入这笔巨大成本后,锂业那年的账目是盈是亏?”

赵德海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额头上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坚持道:“可是……可是那一年锂业的产销情况很好,经营性利润是正的啊!就算扣掉一些成本,也不至于……”

孙哲文轻轻摇了摇头,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我仔细看过国资办调阅的历史档案和财务报告。非常明确,那一年,锂业公司在合并报表上,最终体现的是亏损。我也感到很奇怪,按照当年的产销数据和毛利水平,即便全额计提这两千万的成本,按理说也应该是有盈利的。为什么最终财务结果却显示亏损?这中间巨大的差额,到底去了哪里?”

赵德海的额头已经布满了冷汗,他眼神闪烁,不敢与孙哲文对视,只能含糊其辞地喃喃道:“这……这时间过去太久了,账目……具体的细节……我也记不太清了。可能……可能需要再把当年的账本翻出来,仔细核查一下才能说清楚……”

孙哲文紧紧盯着赵德海:“好,过去的事我们可以先放一放。那么,我们来谈谈现在。根据最新的审计报告,开州锂业目前的总负债高达一亿两千万。而经过初步核查,这些债务的绝大部分,都是在您担任董事长期间累积形成的。”

他稍作停顿,给赵德海一个反应的时间,然后继续追问,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像重锤一样敲击在对方心上:“赵老董事长,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如此巨额的投入,为什么非但没能扭转企业的颓势,反而让锂业陷入了更深的困境?我查阅了同期全国范围内同类型锂业企业的经营数据。在那个市场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即便是经营最不善的企业,也大多能维持盈亏平衡,甚至略有盈余。为什么偏偏我们开州锂业,在获得了远超同行的资金注入后,却出现了如此惊人的巨额亏损?这背后的原因,您作为当时的掌舵人,能否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