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4章 新的想法(2 / 2)

听到这里,孙哲文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开州锂业的在岗和待岗职工有近千人,与之前近乎停摆的印刷厂情况完全不同。

他沉吟道:“吴总,我理解你希望打造全新团队的想法,也从心底认同这是企业重焕生机的关键。但这一千多号职工的安置问题,社会影响大,维稳压力重,恐怕不能简单地一刀切。这一点……我们需要慎重研究,必须找到一个既能保障企业轻装上阵、又能维护社会稳定的平衡方案。”

吴菁立场很明确:“孙区长,这是我提出的核心条件之一。您也亲眼见过我们武开的员工风貌和开州锂业职工状态的巨大差异。我担心的正是国企体制下形成的某些工作惯性和思维模式,会像病毒一样侵蚀新公司的肌体,让我们的投入和改革付诸东流。”

孙哲文叹了口气,点头承认:“你说的问题确实存在。锂业职工积极性低下,与其长期的低工资、低保障和僵化的管理机制有直接关系。”

吴菁顺势接过话头:“这正是症结所在。我们可以承诺,为选拔录用后的员工提供远高于他们过去水平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拥有自主的、完全的人事选择权。我们需要的是能打仗的兵,而不是需要背负的包袱。”

孙哲文沉思片刻,最终表态:“从改革的方向和企业发展的规律来看,你的要求是合理的。我个人原则上是同意的。但具体如何操作,如何平稳过渡,我还需要和区委、区政府班子,以及人社、国资等部门的同志详细商量,制定一个周全的实施方案。”

“第四,关于社保与历史欠缴。”吴菁提出了最后一个关键条件,“在原厂职工劳动关系转换的过程中,所有历史遗留的社保、医保、公积金等费用的欠缴、补缴问题,必须在资产交割前,由区政府负责彻底解决并清算完毕。我们不能承接任何历史遗留的人力资源风险。”

孙哲文将这几个条件在心中过了一遍,每一条都触及了国企改革最深的痛点,但也正是迈向成功的关键。他郑重地点头:“吴总,你的条件我都记下了。虽然每一条落实起来都很有挑战,但这正是让开州锂业真正重获新生所必须经历的‘手术’。我会尽快将这些条件带入班子会进行讨论,推动形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吴菁紧接着提出了一个非常关键且实际的问题:“孙区长,还有一个重要的情况需要明确。我们接手开州锂业后,经营主体将变更为武开公司。这意味着所有相关的生产许可、安全资质,尤其是您刚才重点强调的环保评级和排污许可证,都需要以新主体的名义重新申请和办理。”

她变得严肃起来:“我特别担心的是环评这一块。锂业作为重污染行业,资质审核极其严格。现在它作为区属企业,资质是齐全的,但一旦变更所有权,按照法规就必须重新进行环评审批。这个过程漫长且存在不确定性,我担心会出现我们投入巨资完成了收购,却因为无法顺利拿到新的环评资质而导致企业无法开工的尴尬局面。这一点,我们希望区政府能给予全力协助,确保资质审批的顺利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