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传统企业规模有限,抗风险能力弱,转型升级步伐缓慢。而新引进的项目,大多集中在房地产和商业配套领域,虽然热闹,但属于“消费经济”,而非“生产经济”。
他迫切地需要引入几家具有核心技术和强大产业链带动能力的“链主型”实体企业,才能从根本上夯实开州的产业根基,让经济发展更有韧性和后劲。
付曦带着吴菁走进孙哲文的办公室,当她们说明来意——吴菁有意接手已停产多年的区属亏损企业“开州锂业”时,孙哲文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他万万没想到吴菁会有这样的想法。
付曦按捺不住激动,抢先问道:“领导,您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可行吗?”
孙哲文没有立刻回答付曦,而是将目光转向吴菁:“接手开州锂业……这是你自己深思熟虑后的想法?”
他这话问得很有深意,他担心吴菁是经历了绑架风波后情绪不稳,一时冲动做出的决定。
吴菁当然明白孙哲文的顾虑,她肯定地点了点头,语气沉稳地回答:“孙区长,这确实是我经过调研和思考后提出的想法。而且,我也已经和武总深入商量过了,她支持我的决定,认为可以尝试。”
孙哲文微微眯起眼睛,醒道:“吴菁,你得想清楚了。开州锂业可不是什么香饽饽,它是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设备老旧、工艺落后、负债累累,还背着沉重的环保包袱。你接手过去,万一处理不好,很可能血本无归,把自己彻底套牢在里面。”
吴菁笑了笑,语气中带着一丝恳切,也有一丝谈判的意味:“孙区长,正因为它是烂摊子,区里才想脱手不是吗?所以,您在转让的条件上,可得尽量给我们一些优惠和支持啊。”
孙哲文摇摇头,公事公办地说:“具体的转让条件和价格,不是我个人能决定的,必须由区国资办和财政局牵头,进行严格的清产核资和评估之后,按照程序来定。但我还是很好奇,你怎么会看上这家企业?在我看来,它已经没什么折腾的价值和空间了。”
吴菁沉吟了片刻,坦诚相告:“孙区长,我很感激您之前救了我。在您面前,我也不说那些虚的空话。我看中开州锂业,主要有几个原因:第一,它本质上是因为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而停产,但其核心的锂矿粉原料资源和资质还在;第二,目前国内储能行业快速发展,对锂电材料的需求爆发式增长,市场前景很好,它守着‘金饭碗’却没饭吃,太浪费了;第三,我也了解到,区里财政不可能再继续往这个无底洞里投钱挽救它了。既然如此,不如转让给我,或许还能盘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