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胀篇第五十七(三)(2 / 2)

另外,要适当运动。像散散步、打打太极拳这些运动,能促进身体里气的运行,让脾胃更有活力,就像给身体这个大工厂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预防鼓胀。”

黄帝感慨地说:“哎呀,岐伯,你这么一讲,我好像明白多了。那你能不能给我讲讲,在临床上,遇到鼓胀的病人,具体是怎么诊断和治疗的呢?”

岐伯笑着说:“陛下,在临床上啊,诊断鼓胀首先就是看症状。像刚刚说的腹胀身皆大、色苍黄、腹筋起,这是比较典型的症状。但有时候还得结合其他方面来判断,比如说问问病人的饮食情况、大小便怎么样,摸摸病人的脉象,看看是虚弱无力呢,还是其他情况。

治疗的时候呢,就像我刚刚说的,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合理搭配药材。要是病人脾胃虚弱比较严重,就多加点健脾的药;要是气堵得厉害,就多加点理气的药。而且呀,用药的时候还得注意剂量,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得刚刚好,就像厨师做菜,盐放多了太咸,放少了又没味,得把握好那个度。

除了吃药,还可以配合一些外治疗法。比如说艾灸,艾灸足三里、中脘这些穴位,能温通经络、健脾益胃,帮助缓解鼓胀的症状。还有就是按摩,沿着肚子顺时针按摩,能促进肠胃蠕动,让气和水更好地流动,减轻腹胀。”

黄帝点点头,说道:“岐伯,你说得太详细了。那你能不能给我举个例子,说说你是怎么治好一个鼓胀病人的呢?”

岐伯说道:“陛下,我给您讲个例子。之前有个农夫,他因为家里农活忙,经常顾不上按时吃饭,有时候饿了就狼吞虎咽地吃一顿。时间长了,他就感觉肚子越来越胀,全身也有点肿,皮肤变得苍黄,肚子上的青筋都凸起来了。他来找我的时候,整个人都没精打采的。

我先给他把了脉,发现他的脉象虚弱无力,这说明他脾胃虚弱,气也不顺畅。然后我就给他开了个方子,里面有白术、茯苓、木香、厚朴这些药材,根据他的情况调整了剂量。我还嘱咐他要按时吃饭,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每天吃完饭出去散散步,保持心情舒畅。

过了一段时间,他再来找我的时候,肚子没那么胀了,全身的肿也消了一些,皮肤颜色也好看了点,肚子上的青筋也没那么明显了。我又根据他的恢复情况,调整了一下方子,让他继续吃。又过了一段时间,他的鼓胀基本上就好了,整个人也精神多了。”

黄帝听了,高兴地说:“岐伯,你真是太厉害啦!这鼓胀的学问可真不小。那你说,这鼓胀和其他类似的病症,像肤胀、水肿这些,该怎么区分呢?”

岐伯说道:“陛下,这鼓胀、肤胀和水肿虽然都有肿胀的表现,但还是有区别的。肤胀主要是皮肤和肌肉之间有气,肚子胀起来,按下去软软的,松手后凹下去的地方不会马上弹起来,而且肚子颜色一般不变。水肿呢,是身体里水液代谢出问题了,全身水肿比较明显,按下去皮肤会凹下去,松手后会慢慢弹起来,而且皮肤一般是光亮的。而鼓胀呢,除了腹胀身肿,还有皮肤苍黄、腹筋起这些特点,这样一对比,就能区分开啦。”

黄帝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岐伯,你对这些病症真是了如指掌啊!那你说,这鼓胀病在不同季节,治疗和预防上有啥不一样吗?”

岐伯说道:“陛下,不同季节确实有点不一样。比如说在春天,万物复苏,人体的阳气也开始升发。这个时候如果得了鼓胀,在治疗上要注意顺应阳气升发的特点,用药不能太过于寒凉,以免伤到阳气。在预防方面,要注意保暖,别让寒邪入侵,因为春天天气多变,早晚温差大。

夏天呢,天气炎热,人们容易贪凉,吃冷饮、吹空调。这个时候得鼓胀,很多是因为寒邪和暑湿之邪一起作怪。治疗的时候既要清热利湿,又要散寒理气。预防的话,就像我之前说的,少吃生冷食物,空调温度别开得太低,适当运动,让身体的气血流通起来。

秋天天气干燥,人体的津液容易损耗。鼓胀病人在这个季节可能会因为津液不足,导致肠道干涩,加重腹胀。治疗的时候要注意滋阴润燥,同时还要理气健脾。预防的话,要多喝水,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像梨、百合这些。

冬天天气寒冷,人体的阳气都收敛到身体里面去了。这个时候得鼓胀,很多是因为寒邪直中脾胃,导致脾胃虚寒。治疗上要温阳散寒,健脾和胃。预防的话,要注意保暖,特别是肚子这块儿,要多穿点衣服,还可以适当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像羊肉、桂圆,帮助身体抵御寒冷。”

黄帝听了,连连点头,说道:“岐伯,你讲得太全面了。这鼓胀病在不同季节还真有这么多讲究。那你说,这鼓胀病会不会遗传呢?”

岐伯思考了一下,说道:“陛下,这鼓胀病一般来说不会直接遗传。但是呢,如果家族里的人饮食习惯都差不多,比如说都喜欢吃生冷油腻的食物,或者生活方式都比较相似,比如都不爱运动、经常熬夜,那可能一家人得鼓胀病的几率都会比较高。所以呀,虽然鼓胀病本身不遗传,但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会影响一家人的健康的。”

黄帝感慨地说:“岐伯,你对鼓胀病的研究真是深入透彻啊!今天听你这么一说,我对鼓胀病的认识又加深了好多。我得让太医们都好好学学,以后就能更好地给百姓治病啦。”

岐伯恭敬地说:“陛下圣明,能将这些知识传播出去,实乃百姓之福啊!希望大家都能了解这些知识,预防疾病,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