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剑基地,作战会议室当中。
铁行正领着几个队长筛选厚厚的人员资料。
别看平时要个人老艰难了,那得分情况。
要人家师长旅长心尖尖那么一个人肯定艰难。
不过龙国那么多部队,现役人员几百万。
理论上除了上了号的“特殊”人员,其余都在神剑的选拔范围内。
人才多,素质高。
神剑要从中挑出最合适的种子,自然得费尽心血。
选人这一步是最难的。
关键他们从各个部队里选出的人。
不要啊。
去年一整年,真正通过神剑考验的,只有一个兵——张扬。
那小子当初桀骜不驯,眼神都带着锋芒。
如今却被这里的“魔鬼们”打磨得规矩沉稳。
练成小绵羊了,脾气好的很,见到人就主动打招呼。
神剑,是新龙国成立后首支“特种大队”。
同期部队,从侦查大队,到特种大队,再到现在改制后特战旅。
规模越建越大,兵力越来越多。
神剑不。
不追求数量。
级别和他们的人数大大的不匹配。
对此,铁行完全不着急。
可以说,整个神剑的领导班子。
从上世纪开始,就没打算“做大做强”。
高精尖贯彻到骨子里。
建制的时候一百多个兵,经历这么多年,还是这么些人。
神剑的定位就是这样。
以前这样,现在这样,将来依旧如此。
费尽心力从百万大军中选出的这些种子选手。
除了规定时间内的训练,其他时间自由度比别的部队高很多。
他们从不参加演习,不参加比赛。
除了执行实战任务,其余时间都属于自己。
都是军官。
对军官的培养,比单纯的兵难多了。
技能的锤炼他们自己就练成了。
人格,人性的培养。
一生的任务。
尤其铁行接手大队之后。
这种要求已经趋向于“神性”了。
每个兵都是心尖尖上的心头肉。
没上军校的上军校,没基层经历的去补课。
若有人在成长过程中走偏了,或者干脆想追求安稳生活、成家立业。
神剑也绝不强留。
他们的胸怀与格局,处处可见。
像楚铮,这么大一个正委。
首都军区有需求,二话不说就放人了。
即便如此,从这里出去的,没有一个现役军官低于上校。
神剑的特殊性,总参甚至半开玩笑地把神剑视作“第二军校”。
几个中队长开始选人,神情专注,选人总是满怀期待的。
会议室热热闹闹。
熊宏靠在椅背上,晃了晃茶杯,慢悠悠开口:“你那海军撒下的种子,该发芽了吧?
每年我们几个中队轮流给陆战队上课,再不薅点人,那些苗子可要被各军区分光了。”
铁行摊了摊手,神情轻松:“要呗,让他们抢去,随便。”
“这么自信?”
铁行抬起头,目光锐利:“老李不敢把我看中的人塞给别人,他没那个胆子。”
熊宏挑眉:“真这么笃定?”
铁行冷哼一声:“当初咱们签过协议,他要敢动我的人,我就敢开直升机把人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