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区建设进度良好,”副区长汇报,“首批金融机构下月即可入驻。”
“生活配套设施要同步跟上,”梦伟杰指示,“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都要达到一流标准。”
“学校、医院和商业中心都在建设中,”规划局长说,“预计半年内可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在卫戍区各部队,新任指挥员也已到位。
唐振华深入各师旅调研,了解部队实际情况。
在某机械化步兵旅,旅长向唐振华汇报:“我旅已完成新装备换装,正在组织适应性训练。”
“训练强度如何?”唐振华问。
“按大纲要求,每周训练六天,”旅长回答,“重点是熟悉新装备和新的作战理念。”
“官兵适应情况怎么样?”
“大部分官兵适应良好,”旅长说,“特别是年轻官兵,对新装备接受很快。”
在特区文化厅,新任厅长召开了工作会议。
“风沙特区不仅要成为科技高地,也要成为文化高地,”厅长说,“我们要打造具有特区特色的文化品牌。”
“我们计划举办国际科技文化节,”一位处长提议,“展示特区科技成就和文化魅力。”
“这个想法很好,”厅长点头,“尽快拿出具体方案。”
特区国土资源厅则忙着规划土地资源利用。
“四大功能区布局已基本确定,”厅长在会议上说,“重点是优化土地利用效率。”
“工业区和科技园区用地需求很大,”规划处长汇报,“我们需要合理分配土地资源。”
“优先保障高科技产业和研发机构用地,”厅长指示,“同时保留足够的生态空间。”
一个月后,陆羽在云顶集团总部听取了梦晴的汇报。
“特区新政府运转良好,”梦晴说,“各项政策都在有序推进。”
“周清卫能力如何?”陆羽问。
“雷厉风行,效率很高,”梦晴评价,“他推行的各项改革措施都很到位,新的特区政府没有了原先的那些臃肿和低效。”
“你父亲适应新岗位吗?”
“他很忙,但很充实,”梦晴说,“文晖区的建设工作正在全面展开。”
在卫戍区司令部,陆羽听取了唐振华的汇报。
“部队已完成整编,”唐振华说,“新指挥体系运转正常。”
“训练情况怎么样?”
“各部队训练热情很高,”唐振华汇报,“新装备的优势正在逐步发挥。”
“战斗力评估呢?”
“初步评估显示,卫戍区整体战斗力已超过常规部队两倍以上,”唐振华说,“特别是机甲部队和特种作战旅,优势明显。”
陆羽点头:“继续保持训练强度,重点是实战化训练。”
“明白,”唐振华说,“我们计划下月举行大规模联合演习。”
在特区政府的推动下,风沙岛的各项建设快速推进。四大功能区定位更加清晰,配套设施日益完善。
周清卫定期向陆羽汇报特区政务。
“特区Gdp同比增长百分之三十五,”周清卫汇报,“主要是高科技产业带动。
“民生方面呢?”陆羽问。
“就业率百分之九十八,平均工资增长百分之二十,”周清卫说,“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很好,”陆羽说,“继续保持这个发展势头。”
罗家掌管的财政厅、文化厅和国土资源厅也频频推出新举措。财政厅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初创企业发展;文化厅策划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提升特区软实力;国土资源厅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保障重点项目用地。
唐振华则专注于部队建设,他深入基层,了解官兵思想动态,解决实际问题。在他的管理下,卫戍区日常运转更加规范,训练更加系统。
三个月后,风沙特区新体制已基本稳固。周清卫领导的特区政府高效运转,唐振华管理的卫戍区战力不断提升,罗家掌控的各部门工作有序推进。
在云顶集团总部办公室,陆羽站在窗前,俯瞰着繁华的风沙岛。通过这次人事调整,他成功将风沙特区的军政大权牢牢掌控在手中。周、罗、唐三家的深度参与,不仅带来了优质的政治和军事资源,更形成了一道坚固的利益共同体防线。
“老板,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萧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陆羽点头:“是的,基础已经打牢,接下来可以专注于更重要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