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们争论不休,方案被一次次推翻,又一次次重构。
他们既感到巨大的压力,也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兴奋——这台望远镜本身,就是一座技术的宝库,哪怕只是负责将其安全送达预定轨道,也足以推动本国航天技术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李亦通过蜂后关注着这边的进展,对华国方面的严谨并未催促。
只要不耽误太久,一两个月的延迟,在他以年为单位的末日倒计时面前,尚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他需要的是成功,而非仓促的失败。
……
就在“星瞳”计划于全球悄然布局、太空望远镜在紧张改装的同时,世界的明面局势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
钢果金前线,曾经激烈交火的战线变得沉寂。
法兰国的外籍兵团停止了大规模的进攻行动,转而巩固他们在钢果河沿岸建立的桥头堡阵地,挖掘战壕,布设雷区,摆出了一副长期固守的架势。
空中侦察和零星的规模交火仍在继续,但决定性的战役并未发生。
塞西泽站在指挥部的沙盘前,看着敌我双方犬牙交错的态势图,眉头紧锁,随即又缓缓松开。
他暂时没有能力将法兰人彻底赶下河,但对方也同样无力突破他层层设防的内陆防线。
僵持,对资源相对匮乏、依赖外部补给的法兰远征军而言,是慢性失血;而对背靠李亦源源不断物资输送、并且是在自家土地上作战的塞西泽来,时间是他的朋友。
他利用这段难得的喘息期,开始着手整顿内政,规划着战后重建的蓝图,甚至秘密起草着新宪法草案。
他坚信,胜利终将属于他和他所代表的新生力量。
红海方向,萨利的身影变得更加隐秘。
他不再满足于劫掠几艘商船或者发射几枚导弹制造恐慌。
在获得了李亦提供的、远超他以往接触过的武器装备和加密通讯系统后,他构建起了一条极其隐蔽、跨越数国边境的“地下走廊”。
这条走廊如同生命的毛细血管,开始向那片被严密封锁、饱受战火摧残的伽沙之地,输送着武器、药品、燃料乃至经过培训的战斗人员。
李亦对萨利这种战略层面的转变表示了认可。
如果只是当一个海盗,萨利的价值有限。
但若能成为影响区域战略平衡的一枚棋子,甚至在更广阔的棋盘上搅动风云,那他的“投资”回报率将呈指数级增长。
伽沙的抵抗组织在获得了这口意想不到的“强心剂”后,如同久旱逢甘霖,迅速与萨利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他们开始囤积物资,整训队伍,策划着一场旨在打破封锁、扭转局面的强势反击。
正是这种各方势力都在默默积蓄力量、舔舐伤口、准备下一轮更猛烈碰撞的状态,使得国际局势呈现出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令人窒息的平静。
新闻头条被无关痛痒的娱乐八卦和外交辞令占据,但在地下世界和各国情报机构的加密频道里,暗流汹涌,警报的级别在无声中悄然提升。
……
时间在表面的平静与暗地的激流中,悄然流逝了一个月。
这一天,李亦的专机再次起飞,目的地并非首都。
而是徐薇的故乡——那座因拥有华国最重要的航天发射中心之一而闻名于世的城市。
他将在那里,亲眼见证“星瞳”之眼,如何挣脱大地的束缚,飞向无垠的太空,去凝视那颗隐藏在木星巨大光环之后的、冰封而神秘的世界。
这不仅是一次科学仪器的发射,更是他迈向星空、直面系统任务与末日预言的关键一步。
发射塔架在望,倒计时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