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还能不如我这个老太太?(2 / 2)

点点身上穿着的,正是李天明从香江带回来的,粉色的小公主裙,还是张丽梅帮着挑的。

“大伯!”

天亮的两个孩子也跟着进来了,同样是一人一身新衣服。

“莹莹,带弟弟妹妹去堂屋玩!”

李天明说着,把点点放下,莹莹立刻上前,牵着妹妹的手,叫上弟弟,三个人一起出去了。

哥仨又开了一瓶酒,喝到九点多,江新宇和小蓉带着孩子回家。

李天明也去了厢房睡下。

转天,李天明被天亮叫醒,一家人吃了早点,靳小琪送两个孩子去上学。

“哥!路上慢点儿开!”

车到了西城分局门口,天亮下了车。

“放心吧!别太累了,注意休息!”

目送着天亮进了门,李天明这才驾车离开。

刚到家,李天明正和宋晓雨汇报着小五的情况,就见马健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天明哥,天明哥!”

“这是咋了?让狗给撵了!”

“你来,你快来!”

看马健满脸喜色,李天明就知道肯定是好事,联系上,吴月华一直研发的空调……

“走!”

李天明说着,已经率先跑了出去。

吴月华的工作室,李天明刚进去,就感觉到了一阵凉意。

操作台上,一台空调室内机正在工作,能明显看到从排风口吐出的淡淡白气。

“来得还挺快!”

吴月华摘掉眼镜,压了压眉心。

这段时间,她一直泡在工作室,此前总结的几个重点问题,如今已经被一一攻克。

如今这台样品虽然是在国外进口空调的基础之上研制出来的,但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同样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特别是变频驱动,还有热交换系统,以及空气处理这三个方面。

吴月华不敢说,她研制出来的具有领先优势,但至少在核心技术上,已经可以叫板国际领先水平了。

“至少在国内,它的性能具有不小的领先优势!”

吴月华知道李天明不懂技术,也就没和他介绍那些详细的技术参数,只是从性能上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

“吴老师,如果要量产的话,最大的难题是啥?”

李天明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吴月华思索了一番道:“要实现量产,目前最大的难题还是其中一些关键部件,咱们国内的制造业水平……很难!”

这台样机的很多零部件,都是李天明通过海立格,在国外采购来的。

比如刚刚吴月华反复提到的电子膨胀阀。

国内如果仿制的话,也能生产出来,只是在质量和精度上,可能没办法满足需求。

吴月华见李天明沉默不语,笑着宽慰道:“任何技术的进步,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初的海尔电冰箱,也是在利勃海尔提供的整套生产线上,一点一点磨出来的,现在空调的大方向已经基本可以定型了,接下来,我们要做就是一个难点,一个难点的去攻克它,我这个老太太都有信心,怎么?你还不如我?”

听吴月华这么说,李天明也不禁笑了:“瞧您说得,有您这位技术大拿在,我还能没信心?”

“别什么事都指望我,俏媳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

说着,吴月华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一份清单。

“这上面都是需要的设备,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弄来!”

李天明接过一看,好家伙的,外国字拼着中文,那些字母和汉字,他倒是全都认识,可拼在一起……

这都是啥玩意儿啊?

“都是国外的最新设备,你要是能弄来,我就能做出来一台真正的空调!”

既然看不懂,李天明干脆也就不看了,叠好放进口袋里。

“要是以前还真不好说,吴老师,前段时间来咱村里的那位……”

“李老六的大儿子?”

李老六活着的时候,一直住在养殖场的门卫室,和吴月华等人很熟,吴月华他们谁家要是做点儿好吃的,也会邀请李老六跟他们一起吃饭。

“对,我这位大伯现如今在美国可是个大资本家,刚刚和海城第一化肥厂谈妥了合作事宜,未来要输送过来一条最先进的大化肥设备,您这点儿东西……”

吴月华听着,伸手把那张纸从李天明的口袋里翻了出来。

“我再加几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