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
干德道的新香格里拉酒店,正式开业。
原德辅道的香格里拉酒店,则停止营业。
说实话,香港五星级酒店敢搬离原址的,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恐怕也只有香格里拉酒店。
事实上在这之前,港府本想将『新世界中心』的另外一半土地,转让给半岛酒店;以弥补当年和半岛酒店的协议——即半岛酒店前方,不能有建筑遮挡物。结果半岛酒店并不像搬迁,港府才逐渐将这二十万平方尺的地皮,低价卖给新世界发展,以期望其能投资一个地标性建筑物。
此次香格里拉酒店搬迁,是陈光良拍板的,毕竟干德道这幅填海地皮,是未来香港最好的地段之一;仅一直能保持前方无直接的遮挡物(后世国际金融中心不是直线遮挡,没有在正前方),就足以让陈光良心动。
另外,面积也是足足5.3万多平方尺,这是摩天大厦的标配占地面积。
新香格里拉酒店高56层,总楼面高达80万平方尺。
实际上,其所在的地块可使用的上盖面积比为65%,但为了使街道获得足够日光照射,项目实际上只用了约39.9%的地皮。香格里拉酒店将保留下来的土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打造成香格里拉酒店广场,为香港中环区域增添了一个大型的公众休憩地方。当然这里也是酒店,所以客户的车辆可以直接驶入酒店大堂的门口。
香格里拉酒店新址开业这一天,全城的名人纷纷到来,附近道路随处可见的是交通JC,以及豪车。
港督麦理浩也亲自前来参加酒会,这座大厦的意义,不仅仅是长实集团旗下的一座豪华五星级酒店,更是香港维多利亚两岸的地标性建筑。
港府为了支持维多利亚两岸的『地标性建筑』,将20万平方尺的土地,低价卖给新世界发展,这就是他们需要香港出现名片。
而香格里拉酒店的出现,不需要港府出一分钱,反而当年拍卖地皮还拍出天价,如今同样得到一座顶尖的地标性建筑。
毫不客气的说,香格里拉酒店的新址完成,以后维多利亚两岸的土地价值都要增加一些。
而在此时。
一艘远洋游轮驶入到九龙仓的码头,随后走向一群来港旅游的游客,他们都是来自国外。当走下码头的那一刻,他们纷纷看向不远处的维多利亚港,以及中环的方向。
「看,那座摩天大厦好漂亮!」
「天啦,真的太漂亮了,它像一座帆船。」
「我到过纽约,这样漂亮的大厦,我以为就纽约才有。没想到,香港也有!」
有游客边问导游:「导游,那座大厦是干什么的?写字楼?」
导游笑著说道:「NONONO,那是一座五星级酒店——香格里拉酒店。这座酒店起源于三十年代的远东城市上嗨滩,二战后逐步迁移至香港。如今,香格里拉酒店是香港、新加坡最豪华的酒店品牌代表。」
一名新加坡的游客说道:「我知道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占地面积非常的大,也很壮观。但今天看来,香港的香格里拉酒店最为壮观!」
在这个年代,摩天大厦对亚洲来说,还是很陌生。香格里拉酒店是亚洲第一座超过40层的摩天大厦,而且是56层的高度。
一名记者,快速的抓拍到这一幕,并通过游客的身份,来报导关于香格里拉酒店的新闻。
而此时的香格里拉酒店,正在招待海内外的嘉宾,长实集团的总经理陈文杰出面;而陈光良虽然参加,但已经不需要他亲自接待,他只需要和一些朋友谈笑风生。
港督麦理浩笑著说道:「看到香格里拉酒店的完成过程,我想香港经济也会像香格里拉酒店一样,不断的攀升!」
去年,香港生产总值突破520亿港币,人均达到1.2万元大关。当年增长2.4%,不过这个时候的石油危机不算最严重,今年应该才是。
陈光良笑著回应道:「从上半年的经济情况来看,香港经济恢复的很快,我预计今年会增长两三个点,稍后每年增幅不会低于10%了。」
四周的海内外贵宾,都爆发出不可思议的惊叹声。今年实际上是石油危机后最严重一年,因为后遗症较多,香港若能经济实现增长,说明恢复能力很强。
而之后GDP每年不低于10%,这是多么夸张的增长速度,其他国家/地区很难想像的。
事实上,陈光良这不是夸张,他本身就是香港经济的『擎天柱』人物,对GDP的增长情况比那些专家还了解。
另外一方面,实际上前世在这一时期也是增长最快的时候:1974年GDP是450亿,人均突破万元;1976年GDP是600亿,人均1.33万;1978年GDP是816亿,人均1.74万;1980年GDP是1367亿,人均2.7万港币。每年的增幅,分别是百分之2.4、0.5、16.2、11.7、8.3、11.6、10.1,即1976年增幅最快。
看见大家的惊呼,麦理浩马上开玩笑的说道:「陈爵士的言论,仅代表他工商界人士的代表,不代表港府。」
陈光良马上也说道:「对对,我的言论只代表我个人的评价!」
这时候,有人说道:「但陈爵士你旗下的几大企业,很能反应香港的经济晴雨表。」
「不敢当」
陈光良的谦虚,大家看得出来,并不是真给你谦虚,而是自信在内,谦虚在外。
当然在陈光良的推介下,海外投资者也会纷纷来到香港投资,这一波海外投资者也是比较多的。
半个月后,陈光良出现在纽约长岛的的别墅里,和二房一脉举行家族聚会。
二房一脉中,陈文锦和凯丽拥有五个孩子,最大的已经15岁;陈乐怡和汤闻声有两个儿子,已经没有再生的想法,因为陈乐怡是晚婚晚育,年龄大了;陈文骅和艾莉丝两人,目前育有三个孩子;至于最小的陈文海,比陈文骅都小十岁,今年才23岁,女朋友都换了好几个了。
陈氏家族的二代陈阳都知道父亲有一个『家法』,没结婚随便你谈多少,但结婚的对象一定要选都优秀的,婚后就老老实实做丈夫或妻子。
别墅里,大家谈笑风生,暂时性忘掉工作。
直到三天后,陈光良召集第二代家族成员在会议室出席,包括儿媳妇和女婿也一道出席。
陈光良的这两个洋儿媳妇,都对这个家族起到了一些贡献,例如凯丽的父亲是政客,能帮陈文锦介绍不少人脉;艾莉丝的父亲是纽约的商人,也为陈文骅介绍了一些人脉。
这些人脉不一定用上,但一定是有利于两个家庭的,特别是凯丽的父亲,是直接对陈文锦的事业有帮助。
会议室里。
陈光良开口说道:「今天的会议就来说说,你们二房一脉面对的一些问题,主要就是开始有些招摇了。」
众人脸色严肃起来,虽然他们没有感受到,但是对父亲的判断从来都是非常相信的。
陈文锦作为二房长子,率先发言道:「确实有些招摇,之前我们还觉得是大丰收的一年,现在想想,美国如果短时间内涌出四个杰出的华裔富豪,想不瞩目都很难。」
陈乐怡说道:「安进生物制药,属于造福人类,出名一点应该问题不大吧!」
陈文骅接著说道:「我的企业已经上市,发展确实快,在华尔街确实引入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