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阿宁(2 / 2)

发信人是“Nynne”。中文翻译就是“宁”,温柔优雅的意思。

短信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句话:“吴三省准备行动了。”

……

阿宁有他的联系方式,还得多亏张海琪。这事儿发生在两个月前,刚好是中国新年结束不久之后。

他的门店很少有道上的人过来,董老板洗心革面,早就不干脏活。这个假身份本来就是编的,也不存在仇家寻仇。

那天张海桐和张海楼都不在店里,出门去西湖游船。节假日过了,人少。天天在城里没接触过青山绿水,容易萎靡。

张海楼爱玩,拽着他桐叔出门。西湖一年四季风景各有千秋,张海楼带了相机,说得拍点照片给张海琪和张海侠看看。

聊解二人思乡之情。

两人出门回来,打眼一看就知道不对。铺子原本锁好了,现在一看,门没上锁,只是关着。

“看来咱们有客人啊。”张海桐说话时,张海楼也已做好准备,舌尖微动,显然蓄势待发。

他走在张海桐前面,推门进去后,却停了下来。

张海桐把小孩扒拉开,便看见一个女人站在读书区,手里正捧着一本《读者》。

本来这里应该放一些后世耳熟能详的杂志,比如意林。

张海桐记得在他的学生时代里,意林、读者几乎是必不可少的杂志。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两本杂志如此畅销,但好像人人都爱看,所有书店保亭都有售卖,写作文也会在里面搜集文摘。

但2003年8月意林才创刊,天王老子也变不出来。

所以只有读者,以及其他的畅销书刊。尤其是国家地理和青年文摘,他进了很多。

女人穿着修身的背心和长裤,外套是一件皮夹克。她留着细碎的短发,发型凌厉又帅气。身材纤细有力,性感与力量并存。

女人听见声音,转头过来,露出一张艳丽精致的脸。这张脸本来有些妩媚,却被眉型锋利的眉毛冲淡许多,看着十分英气。

她淡淡一笑,这张脸便立刻生动起来。仿佛时光都被她惊艳,书店都不再暗沉。

张海楼笑了笑,说:“小姐,私闯民宅可不是一个遵纪守法好公民应该做的。”

女人放下杂志,走到二人身前。“小董老板说的对。不过,我可不是什么遵纪守法好公民。”

她看向张海桐,原本带着些疏离的笑逐渐真实起来。“我是来找你的。”

“董老板,你好。”女人伸出手,语气干练。“我是阿宁,受雇于一家国际海洋资源开发公司。”

阿宁说完,继续观察张海桐。然而她没有看见任何有用的信息,这个年轻人只是礼貌的听自己介绍,好像接待一个普通的客人。

张海桐握了一下,很快松开。“你好,阿宁小姐。我是董燃,这是我侄子。”他介绍过张海楼,继续说:“我这家店的营业执照申请的经营范围好像不包括海洋资源开发。”

“或者说,贵公司打算进驻图书行业?”

“叫我阿宁就好。”阿宁并不气恼,这只是寻常调侃,没必要较真。“我来找你,是因为一个女人。”

“你应该认识,她叫董灼华。”

“说起来,你们还是本家。厦门董家,在商界如雷贯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