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为可!”
“为何?”
萧纪出了自己的看法,道:
“与萧纶休好,则南阳、南郑安,此为一利;经此一事,萧纶与萧绎撕破了脸皮,则会越加依赖大王,此二利;南阳残破,若得数年休养,便可偃文修武,以待时机,等到粮草充足,则可夺取襄阳,此三利。”
也许是受了萧衍的传承与影响,萧衍的几个儿子都是文采斐然,不乏才干。
萧纪也是如此,于治民理政之上,才能非凡。
不过,萧衍的儿子也各有各的缺点。
如萧纪,就如昔日的楚霸王一般,对待部下礼遇厚重,可真的到了要分钱的时候,便舍不得了。
李爽听了,问道:
“还有么?”
萧纪一愣,不明白李爽是何意,去听他问道:
“若我等与萧纶修和,他将汉水以北的兵马调往南方,萧绎见此,会如何?”
萧纪想了想,道:
“应该会收手,萧纶麾下大军不弱,还有数百艘战船,一旦真的开战,襄阳的水军可以沿着汉水南下,掳掠江陵以东的州郡,对萧绎又有何利益?适时收手,于大家都好。”
李爽听了,问道:
“当初萧绎与你在对战时,有没有想过适时收手?”
萧纪听了,愣住了。
李爽一笑,道:
“告诉萧纶,欲言和,便割让南郑以东三郡之地,并派遣质子来长安,再与岳阳王萧詧为盟。”
萧纪拱手道:
“臣明白了!”
李爽看着萧纪,又道:
“另外,将此事告诉萧绎。”
萧纪听完之后,面色泛白,连忙解释道:
“大王,臣与萧绎此贼绝无来往,还请大王明鉴!”
李爽对于萧纪的保证并不感兴趣。
“你麾下的臣子乐奉业被萧绎收买了,乃是他的探子。你让他知道了,萧绎也就知道了。”
听了这话,萧纪的面色变得比刚才更加白了。
他看着李爽,正见他淡然的远去,一时间,萧纪浑身感到有些冰冷。
那离去的背影,仿佛重重的大山,压得萧纪有些喘不过气来。
……
江陵。
“大王,王僧辩来报,宜城的兵力越来越多了,看似是从汉水之北调回来的。”
前线传来的情报正预示着战事的艰难,王僧辩这份军情报告之下,还有一个隐藏的意思。
只凭他手中的兵力,要去打如今有兰钦坐镇的宜城,显然不够,该如何,需要萧绎决断。
“大王,事已至此,还是与邵陵王言和吧!”
面对一众属臣的劝,萧绎却是很不屑。
“尔等可知宜城的兵力为何越来越多?”
众人摇头,不明所以,萧绎却是道:
“萧纶暗中与大野爽媾和,还想要送质子去长安,才换得如今的局面。”
众人议论声四起,却听萧绎道:
“告诉萧纶,本王兴兵,乃是为了诛除他身边的奸臣柳仲礼。只要他肯交出柳仲礼,本王立刻罢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