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个时辰后。
石青来到沧州城北的一座宅院内,此处乃是尧东商行的一座分行。
正是沈尧山与顾东行暂歇之地。
沈尧山躺在床上,脸色还有些苍白。
其左臂,肩头下方,被刺出一道足足有成人食指长的狭长口子。
流了很多血。
当石青告知二人,小万历派遣锦衣卫护送他们回京后,二人都甚是感动,连忙叩谢圣恩。
「石千户,吾儿是否还在出差,此事可先不告诉他,免得他担心!」沈尧山说道。
沈尧山与沈念见面时,话不多,但心中最挂念的就是沈念。
他知晓沈念的脾气,担心沈念情急之下,不听圣意,从外地直接赶到沧州。
「沈阁老正在运河上,预计十日左右抵京,陛下并未让我们告知您遇刺之事。刚才医官说了,您再休息三日才能活动,三日后,咱们一起回京,仍能赶在沈阁老前面,到时他见到您,也就安心了!」
「好!好!好!」沈尧山点了点头。
翌日,其中一名凶手的画像成形,出现在石青与贾进的面前。
四方脸,大胡子,左眼角有疤。
画像下方还有文字描述:身高约六尺五,体型健壮,年龄在三十到四十岁之间。
至于另外两人,由于戴著草帽,逃跑的速度又快,故而并未捕捉到有用信息。
贾进立即命人印制了数千份,向外散发。
……
就在州衙捕快们忙著将沧州所有盗匪都缉捕到衙的同时。
尧东商行前东家沈尧山被歹人行刺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
在沈尧山与顾东行未知的情况下。
沧州尧东商行分行的商人、工人,联合地方上的商人也开始自发缉凶,并将消息迅速传到了整个河间府。
黄河以北。
但凡是经商跑运输,干过扛扛抬抬的百姓,无人不知尧东商行。
正是尧东商行的存在。
使得一些只能种地的百姓有了额外收入,使得一些小商贩有了自己的店铺,有了自己的商队。
毫不谦虚地讲,这几年,尧东商行养活了无数贫困的家庭,也使得无数小商贩变成了大商人。
他们是感激沈尧山和顾东行的,也是懂得知恩图报的。
……
沧州城郊,一处仓库前。
一名商人站在马车上,望向前方的三十多名伙计。
「兄弟们,没有尧东商行,就没有这家商铺!」
「如今尧东商行的东家沈尧山沈老爷子在咱们沧州地界遇刺,作为沧州人的我,感到非常丢人!」
「我与沧州的其他几位商人发起联合悬赏,发现刺杀沈老爷子凶手踪迹并告知官府的,奖一百两银!若能将三名凶手都抓住,送到官府的,奖五百两银!」
五百两银,对京师的达官贵人不算多。
但对这些年收入平均只有二十两银左右的底层百姓而言,无异是一笔天大的巨款。
随即,此商人将印制的商人画像,张贴在车队之上。
……
河间府的其他地方,也都发生著与之类似的悬赏,就连街头的一些泼皮混混也都参与到缉凶中。
不到三日。
此事便从河间府,扩散到周边的保定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甚至最北边的顺天府。
差不多有万名百姓参与其中。
百姓们如此踊跃,主要原因不是沈尧山是内阁阁臣沈念的父亲,而因他曾是尧东商行的东家。
他将尧东商行捐给朝廷后,仍然保障了所有员工的利益。
这样的商人,百姓们都希望他能够长命百岁。
……
九月十六日,清晨。
锦衣卫千户石青留下三十名锦衣卫后,便准备护著沈尧山与顾东行返京。
河间府知府贾进忙来送行。
石青看向贾进,面色阴沉地说道:「贾知府,这几日,河间府百姓的积极性可都要比你们府衙的人高多了,若让百姓找到,而府衙未起到任何积极作用,你就等著丢官吧!」
说罢,石青甩袖离开。
他此次是代表小万历外巡,必须要让贾进重视起来,若找不到凶手,丢的将是整个朝廷的脸。
贾进的脑门上满是汗珠。
他朝著一旁愣在原地的属下训斥道:「都愣著干什么,速速去找,速速去找,时间拖得越长,越难找到凶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