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完蚯蚓,我们就带着小桶、鱼竿(这次是我特意给他买的儿童鱼竿)去了河边。河边已经有几个钓鱼的人了,小宝拉着我的手,迫不及待地找了个空位坐下,让我帮他把蚯蚓挂在鱼钩上。他学着我的样子,把鱼竿举起来,轻轻把鱼钩放进水里,然后握着鱼竿,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水面上的浮漂,嘴里还小声念叨:“小鱼小鱼快上钩……”
一开始,浮漂没什么动静,小宝有点着急,问我:“妈妈,鱼怎么还不来呀?是不是蚯蚓不好吃呀?”我笑着说:“钓鱼要耐心呀,你看旁边的叔叔,都坐了好久了,我们再等等,说不定马上就有鱼来了。”小宝点点头,又重新坐好,这次他没有再说话,只是安静地盯着浮漂。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水面上的浮漂突然往下沉了一下,小宝立刻激动地喊:“妈妈!动了!浮漂动了!”我赶紧说:“快!轻轻把鱼竿往上提!”小宝手忙脚乱地把鱼竿往上拉,鱼竿弯了一个小小的弧度,一条小鲫鱼挂在鱼钩上,在半空中扭动着身子。“钓到了!妈妈我钓到鱼啦!”小宝兴奋得跳了起来,手里紧紧握着鱼竿,生怕鱼掉下去。
我帮他把鱼从鱼钩上取下来,放进小桶里,小宝蹲在桶边,看着桶里的小鱼游来游去,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他还跟小鱼说:“小鱼小鱼,你真可爱,等会儿我们就把你放回河里,你要乖乖哦!”那天上午,小宝总共钓到了三条小鲫鱼,每钓到一条,他都会兴奋地跟我分享,还会跑去跟旁边的钓鱼叔叔炫耀:“叔叔,你看我钓到鱼啦!”
中午的时候,我们准备回家,小宝看着桶里的小鱼,有点舍不得:“妈妈,我们能不能把小鱼带回家呀?”我摸了摸他的头,说:“小鱼的家在河里呀,要是把它带回家,它会想妈妈的,就像你想妈妈一样,我们把它放回去,下次来还能看到它,好不好?”小宝想了想,点点头,亲手把小鱼一条一条放回了河里,看着小鱼游远了,他才拉着我的手说:“妈妈,下次我们还来钓鱼好不好?”
回家的路上,小宝还在兴奋地跟我讲钓鱼的趣事:“妈妈,我今天看到鱼吃蚯蚓的时候,浮漂一下子就沉下去了,我好紧张呀!”“妈妈,下次我们挖蚯蚓的时候,我要自己试试,我肯定能挖到好多!”看着他叽叽喳喳的样子,我突然觉得,虽然一开始因为他沉迷钓鱼而头疼,但现在看来,这份对钓鱼的热情,不仅让他养成了按时写作业的习惯,还让他学会了耐心和珍惜,这或许就是童年里最珍贵的收获吧。
现在,小宝每天还是会期待周末的钓鱼时光,但他也没有耽误学习。有时候大宝还会调侃他:“你以前不是跟在我后面当小尾巴吗?现在都变成‘钓鱼小专家’了!”小宝会得意地说:“我就是钓鱼小专家!而且我作业也写得很快,妈妈都夸我了!”
看着小宝从一开始对钓鱼的“狂热”,到后来学会平衡“兴趣”和“学习”,我心里也踏实了不少。其实孩子的兴趣就像一颗小种子,不需要强行压制,只要正确引导,就能让它长成一棵健康的小树苗,既不耽误学习,又能让孩子在兴趣中收获快乐和成长。我想,等到小宝再长大一点,想起这段“钓鱼狂热”的时光,一定会记得和妈妈一起挖蚯蚓、在河边等鱼上钩的快乐,而这些,也会成为他童年里最温暖的回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