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今夜静悄悄(1 / 2)

道医打工仔 鲁国夫 1229 字 26天前

按照客家人风俗,年老之人仙逝后,子孙是没话事权的,只有跪拜和出钱的份,任凭梓叔指挥和老人外氏的安排。

辈份高的梓叔对那些不孝之子也会进行惩罚,在跪拜之时不到位,高辈之人会持孝棍敲他们的腿,让其规规矩矩的做孝,有的女人仙逝,舅舅和老表们也会提出要求,要他们如何操办才对得起逝去的人。

这也是民俗传统,强调的就是生前尽孝,死后厚葬,对一些家境贫寒,又有孝心之人,即使没钱办丧事,梓叔们都会凑钱办好丧事,在一凡村里,对老人做得过份的人必会遭到人们的唾骂,没有朋友和亲戚相帮,路反而越走越窄。

村中流传最广的话就是,这人连父母都不孝顺,绝不可能对朋友有多好;这人连水源头都记不住,绝不会有多大的财。

这些言语话糙理不糙,讲究的就是孝,孝道之人必明事理、识大局,朋友就多,赚钱的路自然就广。

谁都明了,对有血缘的都不好,何况没有血缘的人呢!

经过商量,大家一致同意,满叔公仙逝之后,在祠堂祭祀半天一夜,酒席领伯客。

这是专业俗语,就是起鼓吃午饭,祭祀一个下午和一个夜晚,酒席来的是村里和共祠堂的人,这是比较高规格的祭祀仪式,请道士做法诵经,超度亡者英灵。

散席后,一凡就回了家。养父养母两人坐在客厅,也没聊什么。

养父见一凡回来了,忙问道:"你满叔公怎样啦?"

"暂时没事了,应该还可以活几天。"一凡回答说。他不会把自己借给满叔公三天阳寿的事告诉养父母,免得他们担心。

"没事就好,这一辈份人也只剩他一个了,长点命也是祠堂人的福气。"养母说道。

"爸妈,明天我就直接从崇义接到我的生父母回广东,处理好公司的事就马上回来,你们也要有心理准备,满叔公如有不测,你们先去帮忙,我回来后,再说,另外,沛叔刚娶儿媳妇,可能经济上有点困难,我们能支持就支持。"一凡坐下后说道。

"一凡,那你就临走时给你沛叔一点钱。"养母说道。

"这是爸兄弟间的事,记住了,爸,我给钱跟你们给不一样,在我未来这家之前,多少人看不起你们,说你们是绝户,而满叔公却把你当亲侄子看待,这份情是你们这辈人的,我呢,只是孝敬他老人家,意义完全不同。"一凡给两位老人解释说。

"对,一凡,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放心,明天一早我就去看你满叔公,顺便问问仕沛有什么困难。"养父说道。

一凡从包里拿出一沓钱,递给养父:"如果沛叔没困难,也不必强行给他,人人都顾及面子,借钱葬父也不是很好听。"

"我明白,我听你的!"养父收起钱,说道,然后就拿着钱进了房间。

一凡觉得真累,宗祠执事也不是这么好当的,大事小事都得参与,处理事情要有礼有节,红好事就多喝两杯酒,白好事得不请自到,主持工作。

民间有句话:红好事去暖场,白好事跑断脚肚肠,这就是最真实的概括。

陈艳青带着儿子早就睡了,一凡先去卫生间待上几分钟,才拿着衣服去洗澡。

出门在外难免粘上了秽气,原来的老人告诉过自己,回到家前最好的厕所待一会,撒泡尿,阴魂是最怕屎尿的,待了一会,身上就干净了,如果朋友信这个,就照做,绝对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