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仲景教我治痈疽肿瘤》喉癌—传统医学对喉癌的攻坚之路(2 / 2)

(1)针对老者的病症,仲景先生精心开出了第一剂药方。他一边写下药方,一边向我讲解其中的奥秘。白花蛇舌草 60 克,这味药宛如一把清热解毒的利刃,能够直捣痰热的巢穴,其功效类似于我在诸多方剂中运用的清热解毒之品,以祛邪为要。山瓦根 30 克,它如同忠诚的卫士,协助白花蛇舌草加强解毒散结的功效。黄芩 50 克,如同降下的一场清凉雨,清泄肺火,驱散肺部的热邪,此为清法,与我方中清泄实热之思路一致。生地 30 克,具有滋阴凉血的作用,为被热邪灼伤的阴液注入滋养的清泉,体现了注重滋阴护正的理念。连翘 20 克,可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如同春风吹散阴霾,辅助黄芩清除热邪。北沙参 30 克,能够滋养肺阴,为肺脏补充津液,使肺脏恢复润泽,这与滋养肺胃之阴的用药思路相符。生川军 30 克(后下),其泻下之力犹如决堤之水,可攻下实热,荡涤肠道积滞,使邪有出路,这与使用大黄等泻下药通腑泄热的方法相似,以达到“六腑以通为用”的目的。玄参 15 克,既能清热凉血,又可滋阴解毒,为身体的阴阳平衡添砖加瓦,在调节阴阳方面与理论相呼应。天花粉 25 克,可清热生津,缓解咽干口燥的症状,如同为干涸的大地带来甘霖。二花 25 克,也就是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与其他药物协同作战,共同对抗热邪。白术 9 克,健脾燥湿,为脾胃的运化功能助力,使脾胃能够更好地运化水湿,防止痰热再生,体现了重视脾胃后天之本的思想。栀子 12 克,清热泻火,将体内的热邪从小便排出,遵循了引热下行的思路。桔梗 15 克,可宣肺利咽,如同打通一条通道,使肺气得以顺畅,咽喉的气机恢复正常,在调理气机方面与理论契合。昆布 15 克、海藻 15 克,二者皆有软坚散结之功,能够软化颈部肿大的淋巴结,类似于针对积聚病症的用药。玄明粉 15 克,配合生川军,增强泻下通便的作用,使体内的实热之邪迅速排出。肉桂 3 克(后下),其作用巧妙而关键,在众多清热药中加入肉桂,可引火归源,防止寒药过度损伤阳气,这一配伍思路与在一些方剂中寒热并用,调和阴阳的方法一致,如同给过于寒冷的环境带来一丝温暖。

(2)与此同时,还辅以核桃树枝 60 克,柳树枝 60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核桃树枝与柳树枝在民间常被用于一些疾病的治疗,它们或许蕴含着某种尚未被完全揭示的药用价值,在此次治疗中,与其他药物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民间经验亦不可忽视,有时可与经典用药相辅相成,为治病救人增添助力。

药效初显:曙光渐现

老者服下这剂药 2 剂后,身体出现了奇妙的变化。大便变得频繁,便下大量泡沫状粘条样物,这些如同身体排出的“毒素”,似乎预示着药物正在发挥作用,将体内的痰热之邪逐渐排出体外。令人欣喜的是,喉部的疼痛竟然奇迹般地消失了,原本失去的发音能力也开始恢复,他能够发出微弱的声音,仿佛是生命重新找回了表达的力量。头晕的症状也明显减轻,如同压在头顶的巨石被缓缓移开。此时观察他的舌质,依然呈现红色,但苔黄白且少津,脉沉数。这表明体内的热邪虽有所减轻,但阴液依然不足,热邪尚未完全清除。

仲景先生此时说道:“疾病之治疗,犹如行军作战,需时刻关注战局变化。如今热邪虽减,但阴液受损,后续之策,当在清热之余,着重养阴扶正。”

药方调整:精准施策再推进

基于这一变化,仲景先生对药方进行了精准调整。上方去生川军、玄明粉、肉桂,因为随着大便的通畅和热邪的减轻,过度的泻下和引火归源已非当务之急。加女贞子 21 克,女贞子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的作用,此时加入,可进一步滋养阴液,补充身体在患病和治疗过程中损耗的正气。

又服 4 剂后,令人振奋的是,老者的发音已完全复常。颈部淋巴结也明显缩小,如黄豆般大小,压痛也不再显着。舌质稍红,有裂纹,脉微数,这提示体内仍有轻微的热象,且阴液尚未完全恢复。

巩固调理:筑就健康基石

(4)为了进一步巩固疗效,仲景先生再次调整药方。北沙参 30 克,继续滋养肺阴,为肺脏提供充足的津液。天花粉 30 克,清热生津,保持咽喉的滋润。土茯苓 30 克,具有解毒除湿的作用,进一步清除体内残留的湿毒。玄参 30 克,凉血滋阴解毒,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紫草 30 克,凉血活血,防止瘀血残留。天冬 15 克、麦冬 15 克,二者皆能滋阴润肺。生地 15 克,再次滋养阴液,补充身体的根本。白茅根 15 克,清热凉血,止血利尿,使体内的热邪通过小便排出。百合 15 克,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帮助身体恢复平静。板蓝根 24 克,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巩固咽喉的健康。石斛 24 克,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为身体补充阴液,恢复脾胃功能。山豆根 21 克,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对咽喉部位的病症有针对性的治疗作用。当归 21 克,补血活血,使气血通畅,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栀子 18 克,清热泻火,防止热邪再次滋生。甘草 9 克,调和诸药,使整个药方的作用更加协调。

(5)此外,还给予柳树枝 30 克,核桃树枝 30 克,桔梗 12 克,甘草 6 克,泡茶频饮。这种泡茶的方式,能够使药物持续发挥作用,如同涓涓细流,不断滋养身体。桔梗宣肺利咽,甘草调和药性,与柳树枝、核桃树枝共同发挥作用,进一步巩固疗效,预防疾病复发。

在仲景先生精心调配的药方治疗下,老者坚持服药。随着时间推移,各种临床症状如声音嘶哑、咳嗽、咽干口燥等全部消失,颈部原本坚硬的肿物也渐渐消散。这一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统医学在应对此类病症时的独特优势和强大力量,也对仲景先生的智慧和医术敬佩不已。而痈疽与现代癌症之间那跨越时空的内在联系,也在这一诊疗过程中,愈发清晰地展现在我眼前,让我对中医的博大精深,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